唐卡 | 可移动的庙宇,扎根于信仰的艺术 !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作品。
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金、银、珍珠、蜜蜡、珊瑚、松石、青金石等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绘制,天然的颜料使得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哪怕历经百年仍旧艳丽明亮。
因此,唐卡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既是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的绘画题材一般分为宗教类和非宗教类。非宗教类包括:历史、传说故事、天文历算、藏医药学等 。
宗教类包括: 曼荼罗画、本生、集树会、祖师像、生活传记、诸佛菩萨、本尊护法、空行、罗汉、生死轮回图、西方极乐世界等。

《黄财神》འཛམ་བྷ་ལ་སེར་པ
其中宗教类作品中最常见的便是佛像,这种题材类型的唐卡于中心位置描绘主尊,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主尊,按顺时针方向将与主尊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
每幅唐卡画一般描绘了一个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也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构图均衡、丰满、多变 。

唐卡的起源与发展


唐卡的价值
历史价值:唐卡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随着藏族绘画艺术的发展而日益完善,藏族绘画艺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艺术体系,相继出现了勉唐派、钦泽派、噶赤派等各种不同风格的画派。
唐卡的绘画题材十分丰富,有些以史实为依据,表现的是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比如讴歌藏汉民族友谊、表现松赞干布生平业绩等,凸显了唐卡的历史价值。

《大日如来》 ཀུན་རིག་སྣམ་པར་སྣང་མཛད
宗教价值:唐卡是一种易于悬挂、便于瞻仰、具有极强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在西藏的宫殿、寺院以及藏族居家、庄园的经堂里,都有悬挂唐卡的习惯。
信徒们把唐卡画中的圣像作为修行中观想和膜拜的对象。牧民们外出放牧,出门远行也有拜唐卡的习惯,人们相信唐卡具有来自神的灵性,可以让人在生活中化险为夷。
在藏民的日常生活中,唐卡所宣传的宗教义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这就是唐卡的宗教价值。

《文殊菩萨》 འཇམ་པའི་དབྱངས
永乐御制的巨幅刺绣《红夜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