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画魂,被同一颗心包容

发布时间: 2016-08-15 00:00 
分享到:

“我大半辈子生活在美国,但我是中国人。我对中国有一份骨子里的眷恋。或许我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但我相信我的艺术远胜过我的语言。这些作品包含着我的全部思想和情感,它们都来自我最真实的内心。”

——王维安

展览海报


《法国女孩》 60*80cm 布面油画 2014


第一次观赏王维安老师的画,我就被她的肖像绘画深深地吸引住了。那是一幅名叫《法国女孩》的布面油画,我驻足在她面前,足足看了有一个小时,还觉得意犹未尽。那画面由斑斓的色彩组成,配色丰富而和谐,看起来浑然天成,就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晕染出蝴蝶翅膀上面瑰丽花纹的炫彩。画中的法国女孩有着栗色的秀发和健康的小麦色肌肤,散发着原生态的谜一般的美丽,她那温柔而又富有野性的眼睛仿佛流露出一个率真的灵魂。她小巧迷人的下巴上绘着一株曼妙的小花。近距离仔细观赏便发现了这幅作品的奥秘,原来法国女孩的漂亮形象竟然是由数码般迷幻的各种细微斑纹和图案拼合而成。这像极了印象派大师的手法,远观是漂亮的少女,近看则是斑斓的笔触。与前者不同的是,王维安的每一个呼吸着野性的自由的笔触本身,都有着自己独立完满的形态和强烈鲜明的存在感。


开幕式现场照


这就是王维安老师的艺术风格,强烈的,富有感染力的风格,迷幻的,绚烂华丽的风格,斑斓的,丰富细腻的风格。这鲜明的风格让我印象深刻。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位艺术家竟然是艺术大师刘海粟的学生,于是赞叹名师出高徒。

开幕式现场照



展览名称:“意蕴*斑澜”王维安个人画展

展览时间:2016-08-12 - 2016-08-31

主办方:银来艺术中心


展览现场

王维安女士本次展出的艺术作品主要分为肖像画和风景画两大题材。从她的艺术作品中,你可以找到两种画魂。


《小珂赛特》 60*80cm 布面油画 2014


第一种画魂,是中国的魂,是王维安女士血脉里的中国魂。在她的风景画里,依稀可见中国风的一系列元素:小桥、流水、乌篷船以及诸多中国式的古色古香又或者质朴天真的建筑物……从近处观赏,纵横捭阖的笔触并不像西方人的油画的笔触那样呈现出无规则的排列抑或显露出极富逻辑感的几何形态,它们构成了与中国书法颇为相似的罅隙,仿佛是能工巧匠把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雕镂在风景的细节上。除了上述细节之外,王维安女士的风景画配色内敛含蓄而温婉,尤其具有大地的亲和力,给人以东方的感性印象。这与她色彩鲜丽的肖像画作品迥然不同,后者显然更加奔放明朗而前者则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式审美的自然流露。


《海港》 160*120cm 布面油画 2016


第二种画魂,是世界的魂,是王维安女士和她的全部生活、思想、情感的缩影。王维安女士长期生活在美国,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阅历为她带来了充沛的灵感,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的审美偏好。恰如艺术家本人所说,王维安女士的艺术全部发自她的内心,是她心灵的充分而自然的外化。因此,生命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皆以奇妙的方式化入了她的艺术创作中去,致使她在色彩选择上既能驾驭内敛含蓄、富有东方情调的配色方案·,又能游刃有余地使用西方人喜爱的明快色彩,营造出更适合“全世界”欣赏的格调。与此同时,美国文化强调个性,这一点也对她的艺术生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从她来到美国生活,便开始了探索自我风格、亲近自我心灵的修行,现在你所看到的一幅幅风格魔幻、大胆奔放、绚丽多姿的肖像绘画作品,正是她多年来在艺术上静心探索的结晶。


《花知道》 60*80cm 布面油画 2016


她有一颗虔诚的忠于艺术的心灵,平日里言语质朴简短,画作却意味隽永。她用诗歌的形式,将每一幅画的创作意图写进了画册里,为的就是让更多人与她共鸣。当你翻开她的画册,你会被她唯美如歌的诗行打动,这些浪漫的诗诉说着她少女般纯洁的衷情。你一定会感到惊喜,因为你又发现了一个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初心的灵魂舞者。


“我颤动着,

看到在河畔里闪烁着晨曦,

看到了人生的冰激与柔情,

我跳舞在花园中倾倒昏迷。”


如此动人的诗歌在她的画册里随处可见,这些诗歌并不仅仅有着精致美妙的韵律感,在语言的使用上,它们非常善于颠覆传统的汉语表达习惯,富有创新精神,因此品读起来十分有趣。


王维安女士


在观画之余,优画君对王维安老师做了一次简单的专访。以下是专访笔录。


Q1王维安老师,我在您的艺术中既看到了中国风的元素,又看到了一种奔放、原始而富有神秘感的异国风情。您是如何形成这种独特的风格?


王维安:我早年师从刘海粟先生,后来到了美国又对西洋油画有了进一步的研习。我的艺术风格是我心灵的充分外化,之所以我的艺术会给你这样的印象,我想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血脉里是有中国魂的,它外化于艺术,通过风格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我风景画的题材和色彩上,这是一种相对内敛含蓄的宁静的风格。而另一方面,我在海外的生活阅历也影响了我,所以你可能会从我的艺术里感觉到异国情调。至于奔放、原始的、富有神秘感的印象,我想它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我在艺术创作上保持着比较纯粹的原创意识,我一直在追寻着最"合适“的方式,让自我心灵中的情感通过艺术形象和色彩显现出来。那是我原生态的"洪荒之力"而并不是单纯借鉴临摹某些名家大师的产物。


Q2:王老师,您的人物肖像画我特别感兴趣。就像刚才我提到的那样,这些作品透露出魔幻气质和神秘感,带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此外,您画作中的颜色好像不同于一般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它们似乎具有情感性和音乐性,是一种潜在的语言。是什么让您迸发了这样独特的灵感,让你这样选择和处理您的颜色?在这个过程中感性和理性您更偏重哪一方?


王维安:先说第一个问题。似乎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源泉让我迸发出强烈的灵感,灵感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持续的温润的适宜创作的状态,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并不需要刻意地追求。魔幻和神秘其实或许可以理解为我内心深处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不同于现实,却又与现实通感的美的世界。第二个问题,当我们在观看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时,我们发现当时的艺术家使用颜色往往是为了真实地模拟眼睛所看到的外在世界。但是这个传统到印象派后期开始有所改变。人们渐渐发现颜色与人的情感和情绪有着某种潜在的联系。具体到每个人对颜色的感觉都是不同的。你非常敏锐,我的颜色的确是一种语言,它们来自我的感情,来自我创作时真实的感情、瞬间的心境,而直觉让我选择它们。我想我是相对来说更偏向感性的。


Q3:王老师,您想对青年艺术家说些什么?


王维安:我希望青年艺术家学会表现自己的个性。美国文化之所以发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提倡个性。人因为个性而与众不同,艺术也是一样。寻找个性、探索风格的过程就是了解自我、驾驭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艺术家的必经之路。希望中国的青年艺术家能够百花齐放,打破束缚,去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