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比黄金贵!这些骨灰级术语你懂么?

发布时间: 2018-02-08 10:48 
分享到:

在如今的年代,中国风成为一种潮流。紫砂器具,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品,它是中国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玩紫砂尤其成为一件风雅的事。上期的推广文章当中,我们探讨了紫砂壶为什么价值连城。而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紫砂相关的话题,来聊一聊土比金贵的紫砂圈里,都有哪些骨灰级的专业术语吧!


光货


紫砂壶光货


简洁就是美。紫砂光货虽没有华丽的装饰外表,却以其朴素的自然形态、简洁明快的线条、高雅脱俗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文化风格,受到壶友的广泛喜爱。


紫砂光货以几何形体为主,以自然淳朴、简练、高雅取胜,仅以简洁的形态来表达自己的生命力,最符合人们质朴自然的欣赏习惯。在紫砂陶艺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光货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2018年,优画网携手上海龙英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行的高端艺术品——秦权壶,就是紫砂光壶中的典范,它流畅的线条和极简的设计受到当代品位人士的喜爱,它简约、大气而不简单,将经典光货器型演绎得充满了生命灵气,故十分具有魅力。点击这里,进入秦权壶预售页面了解更多详情。


花货


紫砂壶花货


把自然界、动植物界的天然形态用浮雕、半浮雕、贴花、泥绘、点彩等造型装饰方法设计成仿生形象的茶壶,称之为“花货”。花货是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表现天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并使之符合功能实用、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或者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工艺,将天然形态变化为壶型的部件,如茶壶的嘴、把和钮。


筋囊


紫砂壶筋囊货


筋囊货又叫筋纹器,紫砂艺人把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曲面形叫作“筋囊”,然后将其分为若干等分,即纵向、横向、旋转分割,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精确严格的设计到壶上,筋纹表达从盖顶端放射到盖口,再舒展过渡至壶体,直达壶底,一气贯通,壶的盖和口瓣瓣吻合,瓣面大小一致,形式对称,壶身腴而不肿,转角钝却不圆,显现出丰腴匀称的宝相。筋囊壶有菱花式、瓜式、菊花式、竹式等制式。


陈腐


陈腐是紫砂泥料最后的一道加工工序,将调配练制好的泥料用陶缸装好,置于阴湿处,让其腐酿陈化。就如地下酒窖的陈年好酒一样,相对陈腐期越长,制出的壶就越光润古雅。陈腐期最短也要达到三个月以上。


包浆


茶壶经长年使用之后,在壶表面形成的一层自然而又特别的光泽,这种光泽内敛、深稳、浑厚,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称之为“包浆”。


推墙刮底


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壶内壁出现凹凸不平时,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艺人们使用工具去进行整理,这就是“推墙刮底”。


目数


紫砂矿料开采后,经风化、除杂质、粉碎,使用筛过滤后泥料的粗细,称为目数。目数也有历史,宋朝中期26目-35目;清朝早期35目;清朝中期为55目-60目。


由于1957前一直采用手工练制法,故目数较低,紫砂的通透性能更好,颗粒更粗,质感也更强。1958年开始出现机械过目,目数稳定在60目左右,1959年至今常用的有雷蒙粉碎机,以风力控制目数,机器粉碎的目数可高达140目-180目。如今制作的紫砂壶,采用不同的泥料练制方法,基本目数控制在60目左右,以60目为基准。现代紫砂工艺大师打造的紫砂壶泥料细腻,工艺繁杂。


全手工


全手工制壶工艺大概过程是:打泥片--围身筒--打身筒--搓壶嘴、钮、把--装壶嘴、钮、把--制壶盖--开壶口--修光、精加工--落印款。


由于全手工制壶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掌握泥胚成型技巧,还必须利用紫砂材质特性,充分在作品中营造出艺术氛围。所以全手工壶不仅可作为茶具使用及工艺品欣赏,还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目前,在收藏市场上受藏家追捧的多为全手工壶。上文中提到的秦权壶正是一把全手工制作而成的高端紫砂壶,它不仅是一件工艺美术品,更是一件精湛绝伦的艺术品。它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优画网携手上海龙英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行的秦权壶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