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顶十圆——闵荣彬【紫砂壶方器】
在紫砂行业有句话“一方抵十圆”,说的就是紫砂壶方器在制作上的难度。实际上求圆容易,求方很难,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做紫砂壶的老师,擅长做圆器的这么多,而真正擅长做方器的老师甚少。
方器作为四大器型之一,对制作技艺和工艺水平要求甚高。一把既美观又实用的方型茶壶,要求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到位,四方形器中,四边为曲线或阴或阳之变化,形体对称,构成了四方壶的另一种变化。方器紫砂壶由于形状的特殊,制造工艺也非常特殊。
闵荣彬却选择以方器作为他的紫砂羁绊,他说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想挑战下自己,谁曾想这一挑战就是这么些年。而做方器,一定会遇到一顶特别的壶——僧帽壶。
僧帽壶是紫砂十大经典方壶器型之一,也是紫砂传统工艺中成型技法难度最高的作品之一,它对泥片的干湿度要求极高,而且其镶接所用的泥片需26片之多,普通方壶一般所需泥片大概只在12片左右。
僧帽壶相当于塔式结构,要一层一层依照着结构的顺序来制作。如果壶身没起来,就没法上云肩片;云肩片没处理好就没办法上颈片;颈片不全部做好,你就上不了帽花;而帽花开出来以后才可以安装壶嘴。这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而且最重要的是,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泥片的干湿程度,因为接口太多,如果泥片的水分控制不当,造成干湿不匀。即使在外观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异常,但在入窑烧制的阶段,就会显现出变形、开裂等种种问题。而这干湿软硬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又没有明确的标准,全凭手感及经验。
闵荣彬自师从顾绍培之徒余立平学习紫砂开始,便潜心研究历代紫砂名作,以名士为师,向能者学习,搏采众长,不断精进。
他制作的僧帽壶,端庄大度、规整有力,面与角之间力感十足,口盖严密贴合,细节利落有致,有一股骨骼精神存在其中。
“其实做紫砂壶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行当,就这么大一个地方,一平米多,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在上面。做徒有一句话,叫做‘三年萝卜饭’就是说会很苦,挣不到钱。这是每一个制壶人必须要走的路。”
闵荣彬的妻子张敏也是一位紫砂艺人,对丈夫所说的话更能感同身受,也更能给彼此理解和支持。
闵荣彬从圆壶做起,又毅然选择并坚持做方器,学无止境,唯有不断摸索,把作品和想法结合起来才能做出好的效果。正如师祖顾绍培大师给他题在门匾上的“精炻斋”(“炻”shí)三字一样。制己亦是制壶,他把自己炼制成了结构致密、强度较大的炻器。不温不火,自在精进!闵荣彬
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所创作品构思精巧、古朴而新颖,大度而仔细,文化气息浓厚,泥料讲究作品参加景舟杯比赛,诸多作品,颇受海内外爱壶收藏者的一致好评2015年10月荣获首届“景舟杯”初级职称组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