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画 | 你的微笑像朵花
中西方花卉画简史
今天,我们的故事要从那些花儿说起。大自然赐予人类各种各样的鲜花,古今中外,各个民族都欣赏鲜花的美。有欣赏鲜花的人,就有描绘鲜花的人。中国画和西洋画都常常画花,然而,两种不同的艺术文化孕育出的作品却是各有风韵。西洋画家画花,主要是为了讴歌赞美大自然的造化之美,以及花卉本身所具有的,音乐般的神圣的和谐与恬静的优美。而中国人画花,自古以来主要就是为了描绘花的生命力,表现花的神韵,表达花的象征意蕴,又或者将花人格化,通过花来表现艺术家本人的精神和品格。
中国花卉画
在中国,花卉画属于花鸟画的一种题材,其历史相当的悠久。中国的花卉画起源于原始时代,发展到两汉六朝时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过唐朝、五代和宋朝的岁月洗礼,花卉画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绘画科目。在技法上,按照描绘精细或者简约,花卉画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而根据采用技法和使用颜料的差异,花卉画又可以分为水墨、泼墨、设色、白描和没骨等不同的画法。
《白蔷薇图页》 宋 马远 绢本设色 26.2cm×25.8cm
元代以后,文人士大夫阶层流行重写意、轻工笔的审美风尚,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写意花卉画,成为花卉画中的主流。明代的徐渭、陈淳,清朝的朱耷、吴昌硕,皆为写意花卉画的杰出代表,而近现代画家齐白石更是写意花卉画的集大成者。
《海棠蛱蝶图页》 宋 绢本设色 25cm*24.5cm
花卉,在中国人的眼中别有象征意味。某种特定的花通常象征着某种特定的精神。荷花往往象征着清新脱俗的品格,兰花象征着君子般的正直与质朴,茉莉花象征着女性的青春之美,牡丹花象征着雍容华贵,而菊花则象征着不畏寒霜的傲骨,桃花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这些富有人格特色的象征意味,让中国画中的花卉变得与众不同。它们仿佛不仅是花,而且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写照。
潘天寿写意荷花
中国画是一种注重稳定传承的艺术,因此历代古人的花卉画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然而在现当代艺术史上,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孕育出的大师林风眠、张大千、李苦禅、潘天寿和齐白石等人,却将传统的花卉画题材演绎出了不一样的风姿,使中国传统的花卉画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当代中国的花卉画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工笔、写意各有千秋,除了传承古老的精神之外更增添了令人赏心悦目的亮丽风景。
林风眠荷花图
西方花卉画
在西方,花卉画属于静物画的一种题材,它独立发展成绘画的一科要到16、17世纪。在此之前,花卉总是作为人物的点缀而存在的。
庞贝壁画中的花神
在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艺术那里,人类是艺术描绘的主要对象,而花卉仅仅作为陪衬出现的。希腊罗马神话当中的花神芙罗拉象征着万花盛开的春天。在意大利庞贝古城的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到公元前30-40年的古罗马匠人描绘的花鸟等动物和植物的图案,我们还看到了正在向大地抛洒鲜花的美丽的花神芙罗拉的形象。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艺术家继承了描画花卉的传统,伴随着写实油画的发展,五颜六色、争妍斗艳的花卉出现在艺术家们的作品里。其中,波提切利的《春》就以描绘了一百余种缤纷多姿的花卉而著称。这一时期的西方绘画里的花卉和中国画里的花卉一样有着比喻意义。花是四季中“春天”的标志,也是五种感官中“嗅觉”的标志。与此同时,花也代表着“希望”,还是“七艺”中“逻辑”的标志。在静物画中,花卉常常象征着青春易逝,岁月无情,尤其是带着露珠的鲜花往往暗示着生命短暂,好景不常。除了这些笼统的象征含义之外,在西方古典绘画中,具体名目的花朵又各有其特定的寓意。比如,玫瑰花比喻爱情。百合花和鸢尾花比喻纯洁。向日葵比喻忠诚。水仙花比喻自恋等等。这些比喻意义来自各种神话传说,被人们津津乐道。花朵因此就成为有寓意的符号。
波提切利《春》中的花园
16、17世纪,花卉脱离了陪衬的命运,在西方绘画中开始有了独立的形象。17世纪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巴契克(Francisco Packeco, 1564—1654, 他是委拉斯贵支的老师和岳父)写道:“描画春天的花卉的图画是令人非常愉快的……油画是适合于表现这种样式的,为了忠实地模仿自然界的花卉,你可以精心安排色彩,一层一层地铺上去。同时需要掌握的是各种花瓶的画法,如玻璃的、陶土的、金银制的,还有经常用来放置花卉的小花篮。还要处理好光线和整体的布局。虽然花这些不能带来艺术上的声誉,但优秀的画家偶尔也会以此自娱。”这番话意味着在当时,静物画中的花卉画已成为独立的一科,并且有了自身在艺术上的理念和追求。
梵高的《鸢尾花》
此后,印象派、立体主义、抽象画、表现主义等不同流派和类型的艺术家们都致力于从花卉中汲取灵感,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手法描摹花卉,带给人美的享受。
花卉画作品欣赏
《玫瑰花》
[法]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生活在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们从科学研究那里得知,物体吸收阳光中的不同光波的能力不同,于是他们呈现出的颜色也不同。描绘花朵其实就是描绘光和颜色。印象派画家们追求描绘光线照射在花卉上的时候,花卉所呈现出的真实而瑰丽的样貌。他们对花卉的描绘堪称色彩斑斓,色块、线条、笔触、光影是他们如诗如歌的语言。这幅雷诺阿的《玫瑰》温暖而优雅,明暗对比鲜明,光线变换丰富。玫瑰花的美丽仿佛化作动人的旋律,在空气里微微摇颤着,像蝴蝶颤动的羽翼和美女颤动的睫毛一般。这瓶娇艳欲滴的玫瑰花与黑暗相依相伴,就像生命永远与死亡近在咫尺。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无法改变玫瑰花丰盈饱满的生命力和绚烂绽放的美。整幅《玫瑰》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的同时也饱含着对转瞬即逝的美的珍惜和伤逝。复杂的情感浸润着画面,让《玫瑰》有了更深刻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