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画 | 在苦难中重生的老鹰
老鹰,
在中华文化中历来是威严、雄心壮志和胆魄的象征。
可有谁知道,
每一只老鹰都必须在生命的中点经历巨大的痛苦,
才能像凤凰一样浴苦难之火而获得重生。
今天,
让我们来聆听老鹰的故事。
这个令人震撼的故事告诉我们,
只有改变才能重生。
孤鹰不褪羽,
哪能得高飞,
蛟龙不脱皮,
何以上青天?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
它的年龄可达七十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
它在四十岁的时候必须做出艰难而重要的决定。
当老鹰活到四十岁的时候,
它的爪子开始老化,
无法有效的抓住猎物,
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
几乎碰到胸脯。
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
因为此时它的羽毛长的又浓又厚,
使飞翔变得非常吃力。
它此时只有两种选择:
等死
或经过一个万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蜕变……
它必须尽全力飞到山顶在悬崖筑巢,
停留在那裡,
不能飞翔。
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
直到完全脱落,
然后静静的等候新的喙长出来。
它会用新长出来的喙,
把指甲一个一个的拔掉。
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
它会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
经歷漫长的五个月以后,
新的羽毛长出来了.....
老鹰又开始飞翔了.....
重新获得了再活30年的生命。
在我们的生命中,
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决定,
开始一个自我更新的历程。
我们必须把旧的思想,
旧的习惯拋弃,
才能使我们获得重生再次起飞。
只要我们愿意改变旧的思维和习惯,
学习新的技能,
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
创造崭新的未来。
我们需要的是:
自我改变的勇气和再生的决心......
改变是痛苦的,
但改变是必须。
当我们通过改变而获得重生后,
我们就能去领略生命新的长度和高度。
是老鹰就应该翱翔在蓝天上.........
今日推荐
熊之纯 松柏苍鹰图
熊之纯老师的《松柏苍鹰图》是一幅以老鹰为描绘对象的写意水墨画。图中的老鹰傲然屹立在悬崖绝壁处横生的松柏上。这只老鹰回眸凝望,眼中流露出豪迈的凌云壮志。他的喙十分锐利,俨然是新生出来的,他仿佛刚刚完成了生命中点的那场痛苦的蜕变,长出了崭新的羽毛和锋芒的锐爪。他姿态雄健而又深沉,可以想象他一双锐利的眸子里闪烁的神采不减当年。他脚下的松柏常青苍翠,象征着青春永不消逝;他蓄势待发,即将展翅飞向云霄,象征着一展宏图的凌云志向与抱负。他是一只中年的鹰,经历过苦痛的洗礼,获得了王者的新生。
艺术家简介
熊之纯,1950年生于北京。学习工作于上海。熊之纯自幼受到家庭的浓厚的艺术熏陶,幼时开始习画,其间得到母亲齐良芷(齐白石小女,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主席。)、及舅舅齐良末(齐白石幼子)的艺术指点与家法传授。外公是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熊之纯是这个艺术家庭的第三代画家。之纯的艺术风格体现在用简洁的笔法来表述他所喜爱的绘画物象的灵性与情感,在绘画的生涯中一直研习着新的风格与主题,近年来他专注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探索。而今,熊之纯老师定居北欧芬兰赫尔辛基,在保持创作的同时,亦致力于艺术教学--愿将自己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认知传授给新一代的画家。
参展经历
2017年3月,《中国水墨遇上日本百彩墨》,香港,香港文化中心展览馆。
2016年11月,《齐派墨道--白石后人熊之纯先生“金秋水墨”展》,上海,上海田子坊艺术中心。
2015年10月,《熊之纯水墨作品展》,香港,一画廊。
2015年7月,《齐派传人熊之纯先生中国绘画交流纪念展》,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
2014年10月,受雅昌网邀请参加“美丽鹭岛-厦门艺术周展览”,厦门,厦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2014年9月,《齐派墨道-白石后人之纯先生水墨画展》,上海,上海中国画院。
2014年8月,上海图书馆“齐派墨道-白石后人谈水墨”公益讲座,上海,中国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