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邀你到紫禁城过大年
古代抑或今天,不论宫廷还是民间,辞旧迎新都是中国人过年永恒的主题。古代帝王是国家的象征,皇宫过年具有家、国的双重意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说。
腊月初一至三月初三
故宫博物院己亥春节大展亮相午门
首次提用文物近千件
邀观众“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本次展览故宫博物院将首次最大限度还原清代皇宫过大年的场景,我们将是有史以来第一届能在宫里过年的普通人。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象征,因此皇帝过年更兼具家与国的双重意义。而清代宫廷过年更融入了满族的特色。在本次展览中,观众既可以看到平时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物品,又会有新奇的发现。 六大主题展示清宫年俗 展览将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 “祈福迎祥”单元展示的是过年不可或缺的节物。如福字、春联、春条、门神等不论宫廷还是民间都要使用。而像岁朝图、天灯、万寿灯、宫灯之类的器物则富于宫廷特色。诸多的节物表达了人们祛除邪祟、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也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在这一单元,观众朋友们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书写的福字,可谓福气满满。清宫的春联多由翰林书写,但这次在养心殿,我们能看到乾隆的御笔,观众们可以现场比较下“皇帝书法哪家强”。 由左至右: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帝御笔福字 故宫博物院藏 在欢愉的春节期间,祭祖是最重要的传统礼仪活动。通过祭祀活动,追思祖德,弘扬孝道。“祭祖行孝”单元中康雍乾三代皇帝的神主难得一见。众多材质优良、工艺精美的斋戒牌更是美不胜收。 《金累丝嵌松石斋戒牌》 故宫博物院藏 《金红绿石斋戒牌》 故宫博物院藏 过年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团圆饭更必不可少。“敦亲睦族”单元展示了元旦这天皇帝与宗亲、后妃分别宴饮的场景。展览以复原陈列的方式,呈现了宗亲宴上的金龙大宴桌与宗亲宴桌。宴桌摆放参照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膳档的记载,动用文物超过100件,十分壮观。 古代,皇帝一举一动无不牵涉国政。过年期间虽有封印仪式,以示休息,仍不免于政务。“勤政亲贤”单元重点还原了明窗开笔的场景,将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在展厅搭建了出来。 《养心殿》 《国家宝藏》第二季中的明星文物——金瓯永固杯原件就放置于此处。明窗开笔是皇帝新年举行的第一次书写仪式。皇帝用万年青笔书写吉语笺,为天下苍生祈福许愿。吉语笺写毕,封存于黄匣中,任何人不能开启。 《金瓯永固》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在这一单元,观众还可以看到古代最高规格的皇家交响乐团——中和韶乐。过年时,当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向皇帝行礼、乾清宫家人向皇帝行礼,均需演奏。中和韶乐共有18类乐器,此次展览甄选了最有特色的6类作复原陈列,包括编钟、编磬、建鼓、柷(音祝)、敔(音语)、麾(音辉)等,气势恢宏。 “游艺行乐”单元展示了过年期间的娱乐活动。春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也是中国人的狂欢节。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会趁此佳节放松娱乐。展柜中的《冰嬉图》描绘了腊月初八太液池冰嬉的场景。八旗健儿在冰面表演各种“花样滑冰”和杂技,如倒立、舞刀、叠罗汉、舞中幡等,好不热闹!看戏也是过年时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展品中有8件精美的戏衣,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戏曲服装资料。配合戏台、乐器、剧本、戏画等,令人不难想见当年看戏时热闹喜庆的场面。 《将军门神》 故宫博物院藏 熟悉故宫展览的读者应该并不陌生,故宫历次展览不仅是文物展,更是文化展。依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通过仔细研读清代档案史料,力图将相关文物还原到历史本来的场景中去。而乾清宫丹陛上下树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从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八千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年)取消以来,它们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将近200年。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渐渐不为人所知。 今天,通过故宫博物院专家老师的努力,成功将天灯、万寿灯复原出来,重新树立在乾清宫台基上下,让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又重新出现在今天。 《十二月行乐图》中的天灯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缂丝万寿灯联小样》 故宫博物院藏 本次“紫禁城里过大年”的展览除了文物展和恢复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外,还有着另一个别样的展览:“中华老字号 故宫过大年”展。 为了让在过年期间参观故宫的观众在参观“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的同时,留下完全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会有以展示全国各地老字号产品为主的展览。届时,上百家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展,展示传统小吃、特色美食、保健食品、丝织服饰、生活用品、文房用品、首饰玉器、文化创意类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等10余内容,绝对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展览体验,让各位观众故宫过一个与众不同的热闹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