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小品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梅花的文化。
梅花的花语
凌霜斗雪,迎春开放,风骨俊傲,不趋荣利
梅花的象征意义
梅花以它的坚贞不渝、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她的傲雪精神,她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所以,她象征高洁、坚强的人。
梅花的诗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
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
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
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
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
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
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
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
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
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映春台。
腊梅花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梅为寒客。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腊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腊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腊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腊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梅花的品质
不惧风雪 坚贞不屈 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傲雪欺霜 不屈不挠 傲骨
今日推荐
熊之纯老师的《梅前共饮图》是一幅清丽秀美的水墨小品。此图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内容。图画上部安排了一只质朴而沧桑的梅瓶,梅瓶之中斜插着一枝美丽的梅花。那梅花枝干线条虬劲老辣,颇见艺术家的功力,梅花花朵和花瓣姿色浓郁丰盈。画面中部有一盏油灯,影影绰绰的火苗颜色灼灼,明艳动人,与盛开的梅花相互映衬。画面下部有一套茶具。绛红带紫的色泽和古旧的质感与梅瓶相配套。茶壶和茶杯相依相伴,令人如同闻到了清新的茶香。一对茶杯暗示着这不是一场独酌,而是一番共饮。我们不禁联想起熊之纯老师和他的夫人邬景亮女士之间的伉俪之爱,想必是这对夫妇闲来无事,在梅花盛开的日子里,剪一株梅插入瓶中,摆放于台上细细赏之,于梅前设一盏灯烛,一套茶具,双双共赏梅色、共品茶香。这是多么清雅的一番情趣呵!
艺术家简介
熊之纯,1950年生于北京。学习工作于上海。熊之纯自幼受到家庭的浓厚的艺术熏陶,幼时开始习画,其间得到母亲齐良芷(齐白石小女,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主席。)、及舅舅齐良末(齐白石幼子)的艺术指点与家法传授。外公是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熊之纯是这个艺术家庭的第三代画家。之纯的艺术风格体现在用简洁的笔法来表述他所喜爱的绘画物象的灵性与情感,在绘画的生涯中一直研习着新的风格与主题,近年来他专注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探索。而今,熊之纯老师定居北欧芬兰赫尔辛基,在保持创作的同时,亦致力于艺术教学--愿将自己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认知传授给新一代的画家。
参展经历
2017年3月,《中国水墨遇上日本百彩墨》,香港,香港文化中心展览馆。
2016年11月,《齐派墨道--白石后人熊之纯先生“金秋水墨”展》,上海,上海田子坊艺术中心。
2015年10月,《熊之纯水墨作品展》,香港,一画廊。
2015年7月,《齐派传人熊之纯先生中国绘画交流纪念展》,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
2014年10月,受雅昌网邀请参加“美丽鹭岛-厦门艺术周展览”,厦门,厦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2014年9月,《齐派墨道-白石后人之纯先生水墨画展》,上海,上海中国画院。
2014年8月,上海图书馆“齐派墨道-白石后人谈水墨”公益讲座,上海,中国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