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画图鉴丨带你解锁正确的赏风姿势
最近的上海,离不开一个话题,就是——台风。
从七月到八月,我们默默地送走了安比、云雀、摩羯、温比亚……
没想到,今天又双叒叕迎来了“西马仑”。
在大风大雨的台风天,干什么才最惬意呢?优画君的回答是:必须是躺在家里听风雨声呀!
有一些艺术家,拿起了他们的画笔,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了他们眼中的“风”。
今天,优画君就带大家,看看那些入驻在优画网的艺术家们,是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风”吧!
御风 胡志峰 雕塑 75×105cm 2014
“轻姿曼舞,美梦还羞,繁英烂漫,婉惊御风,徐风浅风。”风虽不好表达,可是在这件作品中,处处是风。仿佛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流,正在小心翼翼的托举着小女孩乘风归去,一直是古人的梦想。他们在很多诗篇中都写道:“我欲乘风。”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看见风,驾驭风该有多好哇!
疾风知劲节 刘珍清 63×136cm 2007
古人云:“疾风知劲草”。立身端直,处事谦卑的竹子一直是文人墨客钟爱的对象。竹子虽弱,但弯而不折,折而不断,顶住了狂风的考验。“疾风知劲节”,能抵御得了狂风,经受住得住的考验的竹子,正象征着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品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轻絮空风·轻絮 成肖玉 油画 57×37cm 2015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的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山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张爱玲
山雨欲来 刘蟾 水墨 65×66cm 2016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当山雨要来的时候,风也来了。而且吹的那么大,那么满,似乎所有事物都在风的吹拂下无处遁形。优画网有两位艺术家都已《山雨欲来》为题,作了一幅画。刘蟾的颜色绚丽,画出了山间风雨来临时,茫茫云雾与苍苍林海相接,万丈岚光灿然四射,融入雾霭之中。正如:“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
山雨欲来 方立 水墨 68×45cm 2017
方立的《山雨欲来》只用墨色,却有黑云压城之势,眼见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耳畔似乎伴有雷鸣之声。但是山间又坐落了一些屋子,被那座像手一样的山紧紧包围,环绕着。即使前方有再大风雨,也总会有一所属于我们的“避风港”。山雨欲来,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倚楼听风雨”了。
西湖的风 白仁海 油画 73×100cm 1999
“西湖的风,吹动了白居易、苏东坡的豪情,吹醒了苏堤的春晓,吹来了柳浪的莺声一片。那风含着古韵,藏着旧梦,散发新意。这是有历史含量的风,是有情节有故事的风,更是清新、和煦的风,她轻拂在我的耳畔,让我去感受她的风华,钓台的风大概也是如此吧。”
依水临风 曹小民 水彩 64×64cm 2017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五级风 杨晓伟 50×65cm 2015
五级风,大概就是小树摇摆,水面生波。这时候的风不急不徐。“每一次起风的时候,每一步岁月的脚步,都会那样真实地存在。”
微风 沈俊杰 其他 100×120cm 2016
“当我在房间里,望着窗外幽暗的长夜,血红色的窗帘被微风吹拂,泛起了油亮的涟漪。当我在苍穹上,化作一颗俯瞰大地的星星,我看见浓黑的夜色里,染了血的池塘被微风吹拂的样子,那凄美的褶皱像一张因为性爱而被扭曲的床单。”
失落的风 陈衍宁 油画 107×173cm 2008
断线的红风筝,草地上的少女。目光惆怅, 看向前方。失落的风,吹不走少女的心事,漂泊的心,就如同那能飞翔蓝天的风筝,不知道自己该在哪里降落。“漂泊的浮萍没有根,断线的风筝没牵挂”。不知从何处吹来的风,也染上了重重的心事。风,是失落的。
风 党禺 水墨 60×60cm 2017
说道风的时候,总会想到和风有关的许多成语:有表达祝福的一帆风顺,有表达情感洒脱的云淡风轻,有磅礴浩大的风起云涌,也有关乎于爱的风花雪月。而这个“风”字,似乎能感受到一股劲风扑面而来。肃杀、悲凉之感油然而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风”,大抵就是如此吧。
唐代李峤说“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琢磨不定,无形,无色,无味,无声。抽象,难以表达。
然而,万事万物赋予又了风形状、色彩、气味、声音。
你眼中的风又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