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狄更斯的十本小说创作插画,却不用真名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
这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最重要的作品《双城记》的开头,也是很多人对这位作家的“第一印象”。(或者唯一印象……)
狄更斯生活的十九世纪是英国的大变革时代,出身贫寒、为偿父债的他早早开始了学徒生涯。他做过鞋厂童工、抄写员、事务所信差、法院速记、报社记者……
这些工作使他接触到各类人物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在他的小说里,能明显看到早年生活的印记。
狄更斯写作勤奋,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今天依然是经典的有:《匹克威克外传》(1837)、《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马丁·朱述尔维特》(1844)、《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世》(1854)、《小杜丽》(1857)、《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荒凉山庄》(1852)……
虽然他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家,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听上去似乎是非常严肃、居之庙堂的文学家,但是,在狄更斯生活的年代,他的小说是实实在在的畅销书,他对小人物充满同情,语言幽默,故事跌宕有趣,而且他的作品里常常配有丰富的插画,用今天的话说,用户体验非常好~
和狄更斯合作过的插画师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菲茨”(Phiz)。
菲茨肖像
1836年,狄更斯急于找到一位插画师为他的《匹克威克外传》绘制插画,这本书连载于1836年至1837年,前七张插画完成后,插画师自杀了(???),狄更斯请了当时很成功的一位肖像艺术家继续画,但大作家不满意收到的画作,直到遇见菲茨。
《巴纳比·拉奇》中的人物 Dolly Varden
他看到了菲茨的一本小画册,定下了双方的长期合作约定。
不过,菲茨并不是插画师的真名。
菲茨为《大卫·科波菲尔》创作的插画
出生于伦敦肯宁顿的这位插画师打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喜爱,并成为了一位雕刻师的学徒,繁琐的雕刻过程之余,他自学水彩画,而他用铅笔绘制的“草图”得到了很多认可。
菲茨接下《匹克威克外传》后,他画的前两个插图署名为“Nemo”(拉丁语中“无人”的意思),但从第三个插图起,他用笔名“Phiz”签署了他的画作,这成为了 他整个职业生涯的笔名。
菲茨的《荒凉山庄》插图
他用这个署名是因为,当时狄更斯的笔名是 Boz,“Boz” 和 “Phiz”——听上去很搭。
他的真名已经不重要了,作为狄更斯经典作品的插画师,他就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菲茨。
菲茨为狄更斯画过十多本书的插画,尤其是许多狄更斯最著名小说的第一版,一些评论家称他为“制造狄更斯的人”,因为他的插画帮助大众更好地进入狄更斯小说世界。
百田为《源氏物语》做的插画,
被我们搬上了抱枕,想不想抱回家
十九世纪的插画地位并不高,无法和传统艺术形式相提并论,就像小说也不过是当时一种娱乐方式。但插画伴随着小说诞生,开始与文学呼应,越来越深入人心。
最近在看的日本经典文学《源氏物语》,对照百田女士为其绘制的精美插画,整个文本一下子变得熠熠生辉~八月份的《源氏物语》插画展,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