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散点透视法下的“骨头”能长成啥样
谢赫曾在六法论中专用一词“经营位置”来提点后人关于绘画中构图的重要性。
构图是画的骨骼,要是一个不好,你把人的上半身和鱼的下半身骨骼连起来了,想想都恐怖。
马格利特作品
所以一般构图不好的画,直接作废。
中国人爱讲阴阳相生,绘画也讲究个阴阳调和。
一幅画要好,构图首先得遵从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
何为对立统一?
宾与主、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白、大与小,之间的对立关系你得完整统一在一幅画中且不突兀,让人看了舒服。
看的舒服的就是好画,不舒服就是孬画。
黄宾虹 作品
所以说看画也挺简单的,好画看起来哪哪都舒服,不好的画看的第一眼就有些地方让你觉得不舒服。
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说明构图直接垮了,笔墨连看都不用看了。
荆浩 匡庐图
不同于西方绘画所用的“焦点透视法”,中国画用的是“散点透视法”。“散点透视法”顾名思义一幅画中有多个观察点,这一点在长卷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长卷也称横卷,长度有几米、几十米,甚至数百米不等。当你阅览长卷,卧游山水的时候会不停卷起画轴以展出后面的画面,而你不管从长卷中间哪个部分看起,你都能看到一副完整精美的画作。这不仅得益于画作构图的精妙,更得益于“散点透视”的高妙。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在一幅画中,构图首先要主次分明,不能喧宾夺主。画中一切物体(包括题款和印章),都要互相关联,有呼有应,这样才能气脉贯通。
王蒙 夏山高隐图
山石的皴法和树木的穿插都要讲究疏密,整幅画先要求做到大疏密再加上小疏密。能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最佳。
局部
局部
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绘画是想象力的升级,意境这东西都藏在想象力里头,这考验的不仅是画家的想象力,也是在考验观者们想象力空间的大小。
郭熙 早春图
“藏”让观者成为了画的最后一部分,观者靠想象补全整个画面,这样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意趣也别添了一番雅致,整体提高了观赏绘画过程的乐趣。
文同 晚霭横卷图
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既要有整体的大开合,也要有局部的小开合,有开合的画布局更加稳定,不会显的散乱无章,往后考虑虚实也有个参照。
陆俨少 峡江秋涛图
在山水画中有形则实,无形则虚;黑是实,白是虚。
虚实关系常用笔墨的浓淡、干湿、疏密来处理。过虚则显空洞,过实则显呆板。唯有虚实相生,无画处才皆成妙境。
黄宾虹作品
构图就像经商,一定要细细思量,用心经营。构图好了,成功一大半,虽然起先会犯一些常见错误导致画面失衡,后期画不下去的问题,但是只要一一改正,对往后的作画反而更加有利。
陈子庄作品
当画面出现了平均对称,散乱空洞,沉闷迫塞等病症的时候也不要急躁,细细分析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你能多练,多画,多吸收经验,别半途而废就成。
图片均转自网络
优画网:
简单艺术 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