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蟹你,没商量

发布时间: 2017-06-20 09:57 
分享到:

天,优画君无意中翻出了去年的一份东西,那是一小本阳澄湖大闸蟹的广告宣传册。虽然今年,吃螃蟹的时节还没到来。但看着宣传册上印刷着的肥美的螃蟹,优画君还是忍不住想要流口水了。这时,优画君想起了去年中秋节在家休假吃螃蟹时的情景,当时的我拿起一只大螃蟹刚想吃。妈妈却说:“丫头,吃螃蟹之前考考你,你能讲几个关于螃蟹的传说么?”我挠挠头皮,想到了法海和尚逃到蟹壳里去避难的故事。除此之外,竟再也想不不出来了。谁知道,老妈却笑了一笑,给我连续讲了另一个关于螃蟹的小故事。优画君当时就感叹,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人世间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咩。今天,看到去年的阳澄湖大闸蟹广告,中秋和老妈一起吃蟹的情景又浮现在了眼前。于是,优画君决定在今天这个螃蟹还没成熟的日子里,给大家讲一讲螃蟹的故事。




天下第一食蟹人


相传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在江南的陆地上定居栖息,从事捕捞水产和农垦耕作,一代又一代含辛茹苦地创建出一个鱼米之乡。由于江南地势低洼,雨量充沛,经常易闹水灾,有时虽然丰收在望,可是,江湖河泊里却冒出了许多爱朝亮光爬行的甲壳虫,双螯八足,形状凶恶可闯进稻田偷吃谷粒,还用犀利的螯伤人。荆蛮先民吓得畏如虎狼,称这种虫为“夹人虫”,不等太阳落山,就早早关上大门。


后来,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派壮士巴解到水陆交错的阳澄湖区域督工,带领民工开挖海口河道。入夜,工棚口刚点起火堆,谁知火光引来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夹人虫”,一只只口吐泡沫,直把火堆湮息,双方在黑暗中混战到东方发白,夹人虫才纷纷退入水中。可是好多民工被夹伤的夹伤,夹死的夹死,血肉淋漓,惨不忍睹。


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开河工程。巴解寻思良久,想出了一个办法,叫民工筑座土城,并在城边掘条很深的围沟,待等天晚城上升起火堆,围沟里灌进沸腾的开水。夹人虫席卷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沸水沟里烫死。沟里虫的尸体越积越多,便用长挠钩起来,继续灌放开水作战。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堆积如山,发出一股引人开胃的鲜美香味。巴解闻着后,好奇地取过一只细看,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他想:味道喷香入鼻,肉不知能不能吃?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牙齿轻轻嚼动,嘴里便觉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巴解越吃越香,一下把一只夹人虫嚼到肚里,接连又吃一只。大家见他吃得津津有味,胆子大的民工也跟着吃起来,无不大喜说:“大家来吃夹人虫,味道香极了!”于是,民工们都随手俯捡而食,把一大堆夹人虫全都消灭到“五脏殿”里。当地的百姓获悉后,也就纷纷捉拿夹人虫吃,又很快传遍四面八方。从此,先民们都不怕夹人虫了,被人畏如猛兽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当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水漫金山和蟹壳里的法海和尚


另一个故事就是我所知道的那个故事,相信许多朋友都从鲁迅的文章里听说过它。话说坏和尚法海把许仙骗去金山雷峰寺,不让许仙夫妇团聚,白娘子为了救回许仙,和青青一道,跟法海斗法,不惜引西湖之水贯金山寺。但因为身怀六甲,力敌不能,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青青得以逃脱,修练有成,再回金山,斗赢法海,法海无处可逃,身穿著黄色的僧衣,遁身入蟹腹。后来许仙夫妇终於能团圆,而法海却只能留在蟹腹中,所以现在的螃蟹腹中的蟹膏是和尚僧衣般黄色的。

 
蟹的那个砂囊(就是法海藏身的地方),是个比较标准的四面体,三面比较硬,而对着眼和口的一面是透明的薄膜。整个囊外面裹着膏油,如果仔细看,那薄的一面,还有两小块肌肉,和眼睛、触角基部相连。将薄的那面撕去,剩下的三个面,里外一翻,就算是把那秃贼揪出来了。河蟹里的“法海”比较完整,可以见他盘腿晏坐、双手合十的情形;而梭子蟹的则只能看见光头,看不出手;还是青蟹的最妙,连仔细看时,连眉弓都能看清楚!而且这也是为啥蟹膏是黄色的原因--那是法海的僧袍。


今日推荐


熊之纯 芦花丛中蟹儿肥


实,除了上面的两则传说故事之外,在咱们中国古代,食用螃蟹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古人早在周朝就已经认识了螃蟹,从《楚辞》开始,有大量的诗词对螃蟹进行描写。古人食用螃蟹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正史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螃蟹就已作为美味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了。而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逐渐把吃蟹作为一种生活中的享受,和亲人、朋友聚会品尝。甚至还有人写出了关于螃蟹的专著,中国人对于螃蟹的知识于是更加丰富了。今天,优画君要向大家推荐熊之纯老师的《芦花丛中蟹儿肥》。


熊之纯,1950年生于北京。学习工作于上海。熊之纯自幼受到家庭的浓厚的艺术熏陶,幼时开始习画,其间得到母亲齐良芷(齐白石小女,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主席。)、及舅舅齐良末(齐白石幼子)的艺术指点与家法传授。外公是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熊之纯是这个艺术家庭的第三代画家。之纯的艺术风格体现在用简洁的笔法来表述他所喜爱的绘画物象的灵性与情感,在绘画的生涯中一直研习着新的风格与主题,近年来他专注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探索。而今,熊之纯老师定居北欧芬兰赫尔辛基,在保持创作的同时,亦致力于艺术教学--愿将自己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认知传授给新一代的画家。这幅清新幽默的写意水墨小品,画出了秋季芦苇塘中螃蟹横行的图景。熊之纯老师笔下的水墨螃蟹在写实的基础上有所夸张,一对小横点儿做的眼睛看上去又萌又有神。张牙舞爪的螃蟹在熊之纯老师的笔墨变化中显得不那么霸道了,反倒有几分憨态可掬的情状。这些螃蟹的身体由酣畅淋漓的墨色晕染而成,毛茸茸的质感非常逼近真实。螃蟹们掩映在芦苇和芦花之中,好一番生趣盎然的景象!整幅画面构图简洁,形象生动,颜色清雅脱俗,洋溢着艺术家率真活泼的性情,流露出艺术家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