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艺话No.9 | 特朗普与厕所文化

发布时间: 2017-12-25 10:36 
分享到:
栏目宣言

古今中外,

艺话天下。

每周艺话,

你的艺术轻笔记。

本周艺术关键词        每周艺话

马背上的Godiva夫人,统治者肖像,厕所文化

1.


马背上的Godiva夫人

今天,让我们来聊聊一幅世界名画里的故事。这幅作品的名字叫做《马背上的Godiva夫人》(lady godiva),它创作于1897年,它的作者是John Maler Collier,英国艺术家,英国皇家艺术协会成员。这位艺术家在风格上承袭了拉斐尔前派,擅长肖像绘画,也热衷于描绘一些中古传说。这幅《马背上的Godiva夫人》正是描绘中古时期历史传说的一幅作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画面中的故事。据说大约在1040年,统治考文垂(Coventry)城市的Leofric the Dane伯爵决定向人民征收重税,支持军队出战,令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伯爵善良美丽的妻子Godiva夫人眼见民生疾苦,决定恳求伯爵减收徵税,减轻人民的负担。Leofric伯爵勃然大怒,认为Godiva夫人为了这班爱哭哭啼啼的贱民苦苦衷求,实在丢脸。Godiva夫人却回答说伯爵定会发现这些人民是多么可敬。他们决定打赌——Godiva夫人要赤裸身躯骑马走过城中大街,仅以长发遮掩身体,假如人民全部留在屋内,不偷望Godiva夫人的话,伯爵便会宣布减税。翌日早上,Godiva夫人骑上马走向城中,Coventry市所有百姓都诚实地躲避在屋内,令大恩人不至蒙羞。事后,Leofric伯爵信守诺言,宣布全城减税。这就是著名的Godiva夫人传说。这幅《马背上的Godiva夫人》所描绘的正是女主人公骑马在城中经过的场景,艺术家将这位高贵美丽的夫人传神地画了出来。Godiva夫人的裸体看起来白皙无暇,她以长发遮掩着身体,神情羞涩,与此同时又流露出一种坚定的执著。她乘坐的白马配有颜色鲜艳的绒布毯制作成的马鞍,十分华丽而富有古典贵族气息。Godiva夫人灵魂的圣洁通过她的肉体和神情表现出来,她温柔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


2.


爱拍马屁的艺术家将身材矮小的拿破仑一世描画得英明神武


接下来,让我们聊一聊一个有趣的话题——拍马屁。众所周知,拍马屁就是奉承、讨好的意思。(优画君把它用在这里是为了制造一点儿小幽默,而不是贬义。)在人类艺术史上,有不少拍马屁的作品。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往往是这些作品拍马屁的对象。艺术家们为了给自家王国、当时朝代的统治者们歌功颂德,往往想尽了办法把他们描绘得英明神武。因此,如今的我们看到的许多统治者的肖像画那可都是光鲜亮丽、神采奕奕。


胜利女神为阿波罗加冠


其中,有这样一幅作品更是升级版的拍马屁,它不仅竭尽全力地美化统治者,还通过描绘神话传说中的故事,用隐喻的方式来赞颂统治者的丰功伟绩。它就是由法国艺术家诺埃尔·夸佩尔创作于1688年的作品《胜利女神为阿波罗加冠》。这幅作品描绘了古代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一个场景:胜利女神雅典娜为太阳神阿波罗加戴一顶美丽的冠冕。这位居于画面中央的美貌男神阿波罗,正是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当中最受推崇的那位神祇。这是一位永生的神,是光源与力量本身。作为天地间第一美男子,他的是美的原型。阿波罗是一个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容貌英俊,散发着芳香且略微飘起的长发垂在肩上。前额宽阔,显得精明、坚定、安详、端庄和自豪。画面中的阿波罗的形象和神话传说中的阿波罗的形象完全吻合。在众仙女和小天使的陪衬下,阿波罗看起来熠熠生辉。他穿着橘色的披风,手拿弯弓,身背箭筒,仿佛刚刚完成了一场狩猎归来。雅典娜为他加戴的那顶冠冕很可能是用他的心上人化成的月桂树树枝制作而成的。这顶冠冕是阿波罗权力与荣耀的象征。夸佩尔在人物造型和色彩上将巴洛克的华丽炫目与学院派的古典雅致结合起来,在构图上以近似×形的布置取得视觉上的稳定感。而画面左上方的女神飞翔在半空中,身体优雅地倾斜过来,她的形象充满了动感。画中的阿波罗俨然是一位年轻的王者。而事实上,17 世纪下半期,法国在世界各地的征战中,往往都是胜利者,阿波罗在这里隐喻的正是被称作太阳王的路易十四。这幅作品虽然艺术成就很高但是对人物内心缺乏刻画,人物仅仅呈现出一种表面的欢乐,体现出法国学院派艺术的功利性。


卢西安·弗洛伊德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画的肖像


相比这幅成功拍了路易十四马屁的作品而言,英国伟大的当代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先生为自己的女王所画的画像,那可真是太客观了。据说,在英国女王亲自访问72次之后,卢西安·弗洛伊德终于同意为她绘制肖像。这幅英国女王的画像成功地把女王老态龙钟的模样刻画得栩栩如生,就连英国媒体都批评他将女王画得太丑。不过好在心胸豁达的英国女王丝毫不介意这一点,反倒把这幅肖像画作视为伟大的艺术品加以珍藏。


3.


莫里奇奥·卡特兰

纯金马桶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一个人人生活中都不可避免的话题——如厕。这似乎不是一个优雅的话题,但它绝对是一个日常的话题。在当代艺术史上,和如厕相关的艺术作品数量众多。或许是因为人们对当下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越来越关注的缘故吧。自从杜尚将一座小便池放进了博物馆展览并将其命名为《泉》之后,艺术界便涌现出各种各样与如厕相关的艺术作品。艺术家莫里奇奥·卡特兰曾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第四层的洗手间里打造了一座名叫《美国》的纯金马桶供参观者正常使用。这件不走寻常路的艺术作品令人大跌眼镜,充满了浓郁的土豪气息,以至于一经推出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Urinal Cake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曾孙女、当代艺术家Sophie Matisse用调和蛋白、霜糖和巧克力片仿照杜尚的小便池创作了一件可以吃的作品,叫做《Urinal Cake》,充分展现出了荒谬感与戏谑感。


特朗普与厕所文化


像这样与如厕相关的艺术作品在欧美非常流行。巴黎一家厕所就相当文艺,请来涂鸦艺术家将特朗普的头像绘制在厕所墙面上,并把特朗普的嘴巴部位改造成立体的小便池。如此别出心裁的艺术作品既恶搞讽刺,又不失幽默。更有甚者的是,艺术家保罗·麦卡锡曾在2008年创作过一件雕塑作品名叫《复杂的事物》(由于图片不太优雅,优画君在这里就不展示啦),雕塑的内容竟然是一坨巨大的粪便。这样重口味的雕塑同样引发了极大的轰动,尽管有不少人差评,但它依然堂而皇之地存在着。以上这些与如厕相关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人类对厕所文化与日常生活的重视,它们冲击并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高雅和美,让人们在哭笑不得的同感受到一种对人类当代文明的自我嘲讽式的诙谐,与此同时也触发了人们的思考:什么是艺术,而什么又不是?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