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岁朝图”:国画里的新年
发布时间: 2020-01-06 10:36
中国古代,历来以正月初一为“岁朝”。《后汉书·周磐传》中有“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的记载。是日,以鲜花、蔬果、文玩供于案前,以求新年好运、春意盎然,被称为“岁朝清供”。
经过逐渐演变,《岁朝图》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过年”期间人们聚在一起庆贺节日的场景,我们从这类场景中可以窥探出当时人们过年的习俗。另一类多以“岁朝清供图”命名,以花卉、蔬菜等为主题的绘画,这种多反应文人雅士的兴趣爱好。《岁朝图》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表现一个美好的新年祝福。
《岁朝图》始于唐代,起先不过是一些仕绅、文人在大年初一将金石、书画、古董等雅玩之物精心摆设于临窗的案几上,渐渐地也有将这些物品勾染成画挂壁,意在祈福纳祥。
至宋代,这民俗流行宫廷内外,宋徽宗每逢春节将临,乃命其图画院的画师们描画冬季不能见到的花卉禽鸟,陈列宫中,以增添岁朝的喜庆气氛。
此后,岁朝图的内容逐渐扩展,经明、清而至近现代,大至文房器物,小至灯笼、鞭炮、果蔬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成为图上的吉祥物,日益成为一种雅俗共赏、意蕴丰厚,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画种。
齐白石《岁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