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画|安塞姆·基弗:共济的历史和荒芜的风景
基弗的两幅作品
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家。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
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
他被公认为德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和美术家。
安塞姆·基弗
70年代,
他曾师从德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
约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和Peter Dreher。
基弗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
的画界诗人”之称谓,
其画无论创作手法
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现代,
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
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
他的作品经常以圣经、北欧神话、
瓦格纳的音乐和对纳粹的讽刺为主题,
并大量运用油彩、钢铁、铅、灰烬、
感光乳剂、石头、树叶等综合材料。
安塞姆·基弗
基弗的风格结合了抽象
和具象、幻觉和物质性,
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最近,
优画君看到了基弗的一些作品,
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这些谜一样的作品由于国籍和文化的原因,
我们无法准确地解读它们的含义。
然而我们依然可以用开放的想象力
去尝试解读和探讨它们。
并从探讨过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Chevauchée vers la Vistule
今天,
优画君要为大家推荐基弗的两幅作品。
这两幅作品分别来自
《共济的历史》和《荒芜的风景》这两个系列。
让我们一起探索它们的奥秘,
亲眼目睹这位当世最重要的艺术家的作品风采。
共济的历史
上面这幅非常有震撼力的作品,来源于基弗的《共济的历史》系列。首先,让我们抛开这幅作品的标题名称,用我们最原始的眼睛和想象力来对画面作一番观察。这是一幅史诗般的场景,它由三个主要的“图层”构成。第一个“图层”是关于废墟的印记。我们看到作品当中出现了看似随机组合而又富有某种构图安排的残垣断壁。恍惚有一座废墟出现在我们眼前,而我们依稀可以想象她曾几何时的样子。她或许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一座承载着人类高级文明的理想的城邦,而她此时此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样子如此衰颓而沧桑,令我们感到哀叹。在这雄浑而沧桑的历史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处废弃的阶梯。这些石砌的阶梯纵横交错,朝不同方向延伸。它们俨然打破了单一维度的线性时间序列,让画面上的时间呈现为多重时间。与此同时,这些阶梯还可以被认为是通往某种目的地的途径和通道,它们被打碎,它们错乱,它们分裂,它们无法归于统一,这样的格局仿佛在传递着某种暗示的信号,即这个理想的目的地已经不复存在,由于人类文明的破碎而无法通达。
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二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涂刷的痕迹。这些凝乳状的涂刷痕迹像搅浑的牛奶,填充了错乱的空间之间的间隙。它们让人想起了混浊的寒风和暴雪,想起了北欧神话当中冰天雪地的雾之国——尼福尔海姆,那里是病死者和老死者的归宿,是悲戚而寒冷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涂刷的痕迹从颜色上又很接近于硝烟,它们和风融为一体,久久不散,阴魂般地笼罩在废墟上空,它们颓然凝滞,仿佛具有一种魔法的力量,能够发出凄美的挽歌,在空气里弥漫、萦绕。艺术家创造了它们,犹如创造出一幕古希腊悲剧,空空如也的废墟,残垣断壁,久久不散的寒冷又或者硝烟,给我们以空旷辽远而又凄伤、壮美的感觉。
最后一个图层漂浮在前两个图层之上,它没有实质性的颜色,只有一些线条和笔触,构成了层层叠叠的几何图形。画面中央的螺旋形曲线像宇宙中星系的悬臂,它仿佛能够转动,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向内扭结,形成一个湍急的黑洞,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动态幻象。曲线外层包裹着一个极大的三角形。三角形和漩涡状的曲线一起构成了巨大而神秘的徽标。在这里,宇宙被抽空了实体和色彩,只剩下抽象的几何图形,这些构成几何图形的线条是潦草而优雅的,它们仿佛想要揭示某种奥义。在这个图层上还分布着艺术家基弗手写的西文字母。由于语言的原因我们无法辨识。但我们猜想这些音乐符号般的字母并不是随机书写的,而是具有一些特定的含义。
仔细观察过这些图层,让我们尝试将它们混合成一个整体。它们组成了一幅信息量很大且富有音乐的韵律性的史诗。它们究竟讲述了什么呢?曾经,那个古老的文明如今却被废弃,通往理想彼岸的阶梯四分五裂,向各个方向转动,人类迷失在寻找目标的路途中,不再有明确的信仰为我们指明方向,世界变得混沌而荒芜,冥冥之中充满了凄婉壮美的音乐,一些抽象的、几何式的奥秘在宇宙中闪现,它们如此无情地呈现自我,绝然不顾历史的空虚和命运的悲剧……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猜想不知道是不是契合了基弗作品的原意。
而现在,让我们尝试将标题和画面联系起来。共济的历史The History of Freemasons,关键词指向了共济会Freemasons。这是一个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秘密组织,据传说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最初的共济会成员是一群自称该隐后人的人,他们自称通晓天地自然以及宇宙的奥秘。现代共济会出现在18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中国都有该会的组织存在。共济会的宗旨是智慧、自由与和平。在这个神秘的组织里诞生了许多影响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然而在德国,因为纳粹党将共济会看作犹太人秘密统治世界的组织,因此有大量的共济会成员在二战期间遭到了无辜的迫害。
了解这些历史知识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弗的这个系列作品。《共济的历史》很有可能是一种反思,共济会的古老文明象征着一种伟大,而如今却沦为沧桑的遗迹。然而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铸就这部共济会的史诗,为的不仅仅是唱响挽歌。在挽歌当中更有一种对重建昔日辉煌的期待。看到这里我们也会发现,我们从画面上“读”出的东西和标题中可能暗含的东西是基本契合的。
荒芜的风景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幅作品,选自基弗的《荒芜的风景》系列。这是一幅非常有创意的作品,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一张荒芜大地的照片,另一个部分是一些现成物品,主要是一把剪刀。自从杜尚以来,现成品可以被人们用为素材,制造成艺术品。然而,这种对于现成品的利用和艺术化当中却充斥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现成品被点化成了艺术品,仅仅是因为艺术家赋予了它一重全新的解释,它本身没有任何超出现成品范畴的意义或魅力可言。这样的现成品艺术我们认为是没什么可欣赏的,它们顶多给人以观念上的冲击,却非常难以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基弗的这件作品却绝然不同。他用一把剪刀放置在废弃的水田照片上,这把剪刀的穿越给人以极强的震撼力。首先,这把剪刀给人以刺痛的感觉,它仿佛要剪开大地,剪断所剩无几的秧苗和漫无边际的水草。其次,这是一把生锈的剪刀,它充满了一种古老而邪恶的、死亡般的腐朽的能量。这把剪刀的形态如同一只怪异的昆虫,又好像恶魔的爪子。它虽然乱入到整体的照片场景里,却一点儿也不让人觉得生硬或者恶搞。它与周围的场景和色调几乎天衣无缝地融合为一体,仿佛有种无形的力量把它吸进照片的气氛中,使它成为照片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想,这把乱入的剪刀很可能是有着深刻含义的。它蛰伏和隐藏在那里,像一个冷酷的杀手。它剖开大地女神的身体,以便天空之神将自己的精液滴落到大地女神的身体里去。原本具有无性生殖能力的大地女神不再贞洁,她的身体上多了一道不洁的伤口。与此同时它也预示着一种新生,当大地女神失去贞洁,天空之神的精液滴落到她的身体里,她会否孕育出全新的文明,会否将战争之后幽灵般的荒芜转变为欣欣向荣的生机?
这一切只是我们的想象,却又不仅仅是我们的想象。因为我们的一切想象都是基于作品本身。总而言之,这件作品是有魅力的。那荒芜的大地,那向远方无限延伸的绝望,那远处依稀可见的阴云笼罩的荒凉村庄,好像一手悲伤而久远的诗。而乱入的剪刀则成为一股即将到来的破坏力量,或许这力量要从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剪开豁口,将人们的反思注入进去,使大地获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