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被剃毛,这只羊踏上逃亡之旅,一逃就是6年… 最后,它成了新西兰的传说…
话说,新西兰的羊咩咩真的很多很多。
但是有一只,注定是新西兰人民心中永远的传奇。
它叫Shrek,原本,它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美利奴羊,它来自新西兰的南岛一个占地27000英亩的牧场,是17000只羊中的其中一只。 很久之前,它就是一只“路人羊”,吃草,散步,晒太阳,并没有什么不同。 像Shrek这种美利奴绵羊历来以厚实的卷羊毛闻名,贡献出一身长毛是它们与生俱来的“义务”。它们的毛长得很快,一般需要一年剃一次毛,如果不剃,它的毛就会一直长... 很多小羊都很抗拒剃羊毛,不过它们顶多就是咩咩叫反抗几声。 而Shrek大概也不喜欢剃毛,然而,它的选择不是咩咩叫,而是...越狱! 3岁那年,它成功越狱,成了一只野羊,到处吃吃喝喝,也没人管它。 冬天就在附近找山洞避寒,日子过得也算是潇洒。 过了一段无拘无束的生活之后,它的羊毛成了这样… 就像一条行走的棉被,冬天还好,夏天这滋味就很酸爽了。 但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Shrek顶着这身羊皮生活了6年。最后连腿都看不到了。。 一直到2004年,它被牧羊人Ann Scanlan发现。 当时,乍一看,还以为这是一座雕塑… Shrek被抓之后,它的故事和照片被传播出去... 很快,它就成了当时新西兰最火的一只羊。 当时,它的羊毛量已经是一般羊的6倍,毛长15英寸,大概可以做20套大号羊毛西服。 它的剪毛过程,成了万众瞩目的事情… 当时,由新西兰电视台全程直播... 轰动了CNN,BBC在内的各大媒体。 由剪毛冠军亲自操刀为它剪羊毛 整个过程中,Shrek都很温顺,大概也真的是太热了... 最后,剪下27公斤重的羊毛... 剪完之后,简直像是换了一头羊, 虽然毛已经剪了,但是依然挡不住新西兰人民爱它的热情… Shrek也用自己的名气,做了很多好事。 从它身上剪下的羊毛被用于拍卖,拍卖所得全都捐给了慈善机构。 它上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连《花花公子》都有它的身影。 它举行了全国巡游, 它上了各种电视节目, 甚至有人为它写了自传, 它大红大紫那些年,经常出席各种公益活动,为慈善组织筹集了15万美元的资金。 还受到了当时的新西兰总理的接见... 它成了新西兰的羊中icon,经常出国推广新西兰羊毛,据说,因为它的站台,新西兰羊毛出口增加了1亿美元。 就这样,摇身一变,从那只越狱的羊,Shrek成了羊届名流… 它有自己单独的羊圈,有专门的护理员,还有单独的展示厅。 在护理员的精心照顾下,最后,Shrek活到了16岁... 尽管已经比一般的羊活得都要长,新西兰人还是无法接受... 他们在脸书上开了一个页面“R.I.P Shrek the Sheep”,专门用来悼念Shrek。 全国各大媒体轮番报道… 人们给它在教堂开了追悼会,并表示会为它树一个雕像。 最后,人们在博物馆为它找了个地方,想它了,就可以来看看。 直到今天,也依然还有人记得它。 一只羊,越了个狱,就这么不小心活成了传奇。
今日推荐
生活小品系列180
生活小品系列179
来自日本的百彩墨艺术家百田女士非常喜欢绘画各种小动物的形象,猫就是她最喜爱的题材之一。与此同时,她的画作中还会出现其他的动物,比如金鱼,比如牛儿,比如小狗,还有羊。今天我们看完了传奇羊Sherk先生的故事,就请再来欣赏一下百田女士画的羊儿吧。这两幅画分别描绘了一群羊和一只羊,百田女士用卡通化的手法将羊儿温顺乖巧的形象表现得生动有趣。我们看见一群羊披着彩色的羊毛,迎面向我们微笑。百田女士用流畅的优雅曲线和渐变的美丽颜色填充表现出一只只羊的轮廓和它们羊毛蓬松丰满的质感。画面的构图非常简洁,一群羊呈一字型排开。但细细观察却发现它们的排列错落有致,充满了波浪式的起伏韵律。这幅羊群图极富装饰性,带有天真烂漫的童话色彩。另一幅作品用鲜艳的颜色描绘出一只羊头的图案,看上去像是一个精彩纷呈的LOGO设计,时尚感极强,大气而又精致。这只羊似乎正在微笑,她眯着眼睛,嘴角弯弯地向上翘起,神态轻松愉快而又惬意。羊的两只大角向两边伸展,颜色各不相同,像蒙古族姑娘头上佩戴的装饰品。这只彩绘羊头可以说是相当漂亮的,非常适合挂在家里作为装饰,也适合自己收藏欣赏。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生活小品系列179》。
艺术家简介
百田(Madoka Momota)女士,1958年出生于福冈,1981年毕业于福冈教育大学美术系。日本百彩墨绘画大师、日本知名艺术家。曾为享誉世界的日本古典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绘制插画;该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相当于我们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红楼梦》。Madoka女士的创作生涯长达25年,作品被日本各大画廊收藏。此外,她还是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先后于1995至2007年出版了《在出生的时候遗忘》《美味主妇》《结婚典礼》等6部书籍作品。
参展经历
1988年 筑地电通总公司画廊
1989年 北千住画廊
1990年 北千住画廊
1991年 青山画廊
2002年 东京大丸画廊
2003年 梅田大丸画廊
2009年 目黑画廊
2014年 福冈画廊
2014年 上野森美术馆
2015年 福冈“新感觉展”理事长赏
2016年 田子坊艺术中心
2016年 M50艺术园区邑画廊
2017年 香港文化艺术中心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