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富士山下风光好

发布时间: 2017-06-07 09:57 
分享到:

本文图片较多,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5月25日,“葛饰北斋:巨浪之外”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开幕。本次展出了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在生命最后20年(70岁至90岁)创作的110幅画作,涵盖浮世绘、油画和插画等类型,重要作品包括《神奈川冲浪里》、《凯风快晴》等,呈现了画家在晚年的精神世界和艺术成就。为避免版画长时间暴露在灯光下造成褪色,这是自2011年以来这些画作第一次公开展出。


葛饰北斋18岁师从浮世绘画家胜川春章开始绘画生涯,直至60岁后才成名。他一生共创作了超过3万幅画作,其中最知名的作品是以富士山不同角度为题完成的《富岳三十六景》。此次在大英博物馆参展作品的主题包括描绘富士山景致、日本市井生活、动植物等的风景画,如《年终盘点》、《罂粟》、《飞越边境的吊桥》;以日本神灵和鬼怪为主题的画作,如《百物语之小幡小平次》;以及他去世前完成的最后一幅画作《富士越龙》。此外,展览还展出一幅葛饰北斋在83岁时完成的自画像。展览将至8月13日结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代表作《富岳三十六景》,来欣赏一下富士山的美好风光吧。《富岳三十六景》以富士山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绘周边生活、生产状况。此作初版时绘制36景,因而得名。因为推出后大受好评,葛饰北斋又追加了10景,不过仍沿用原来的标题。是以名为“富岳三十六景”,实际上共有46幅作品。


江户日本橋


江都駿河町三井見世略圖


東都駿臺


東都浅艸本願寺


本所立川


深川万年橋下


五百らかん寺さざゐどう


青山圓座枩


隠田の水車


下目黒


礫川雪ノ旦


御厩川岸より両國橋夕陽見


隅田川関屋の里


武州千住


従千住花街眺望ノ不二


武陽佃嶌


上総の海路


登户浦


常州牛堀


東海道品川御殿山ノ不二


《三十六景》属于北斋晚年作品,功力已趋化境,属于浮世绘的“名所绘”,描绘由日本关东各地远眺富士山时的景色。北斋仔细观察把握了富士风景各个角度的形象特征及瞬息间的微妙变化,同时他具有敏锐的季节感,他注意到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刹那,并强调这种瞬间变化的特殊性。因此,北斋描绘的富士山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其中以《神奈川冲浪里》和《凯风快晴》(又名《赤富士》)最为知名。


《神奈川冲浪里》的英文名为“The Great Wave”,即“巨浪”,梵高的《星月夜》曾参考这幅画;德彪西也曾从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交响乐《大海》,连曲谱的封面设计都照搬《神奈川冲浪里》中的浪花。


从留存至今的草稿可以看出,他画得很快。草图被制成原图,原图的完成度比草图高出很多,包含了成品中所有的线条。然后将原图反过来贴在山樱木上,风干后撕掉原图,留下粘在山樱木上的原样。雕版师挖掉图样以外的地方,留下来的线条浮雕就可以用来印制版画。因为原图在制作过程中被毁坏,所以“巨浪”的原作并没有保存下来,画家拿到用墨板印的校合摺后,便可决定如何上色。雕版师要依据所据的颜色雕制色板,刷板师拿到刻好的色板后,便逐渐使用色板制作出完成的版画。


画面上被梵高喻为“鹫爪”的惊涛骇浪激起飞沫,即将吞噬三艘船。波涛中载浮载沉的小舟,是房总地区(现在的千叶县)用来运送新鲜鱼货的运输船。远方的富士山乍看之下,仿佛是另一波海浪,北斋把视点降低,把描写的主要对象——浪涛安置在画面的主要位置,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面积,像是悬浮在半空中的魔爪,造成了压迫感。天空数倍于海面的构图与十七世纪荷兰海景画十分相似。看似静态的画面中却蕴含着巨大的动势。


而《凯风快晴》中的“凯风”即从南面吹来的和风,画面中富士山被染成红色,天空中漂浮着鱼鳞状的浮云,富士山麓的原野中一片树海。构图上采用了十世纪以来日本传统绘画中的黄金分割——三七比例,将富士山极大地拉近,完全抛弃了山头的块面和纹路的细节,山麓的丛林亦不过是层叠的小竖点,本来飘渺轻盈的白云,则表现得如叠瓦一般。富士山偶尔会出现这样壮观的景象,北斋用自己的画笔捕捉了这一瞬间。


神奈川沖浪裏


武州玉川


東海道程ケ谷


相州七里濵


相州江の嶌


相州仲原


相州梅澤左


相州箱根湖水


甲州三嶌越


駿州片倉茶園ノ不二


駿州大野新田


山下白雨


凱風快晴


諸人登山


駿州江尻


東海道江尻田子の浦略圖


東海道金谷ノ不二


遠江山中


東海道吉田


尾州不二見原


甲州犬目峠


甲州三坂水面


甲州伊沢暁


信州諏訪湖


甲州石班澤

 

身延川裏不二


北斋在长达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涉猎题材极广。尤其他的风景画在突破纯平面的装饰效果的同时,显示了简练的艺术表现手法,让人在享受自然之美之余也得以一窥江户时代的人文风貌。他大胆地将日本各传统流派(胜川派、狩野派、土佐派、光琳派)、中国画画风、西洋绘画技巧融合在一处,自成一派。他曾在《富岳百景》的跋中写道:“余自六岁爱画,年五十已作画多幅,但细思之,七十以前所作之画无足取者。七十三方悟通鸟兽鱼虫之骨骼,草木生长之态。年八十愈有进步。年九十则须穷究其奥妙。百岁方能得心应手。百一十岁则所画之物皆栩栩如生矣。但愿余能长寿,以征吾言不谬也。”画家的谦逊同样令人动容不已。


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让欧洲画家们受到陌生的日本版画艺术的强烈刺激。欧洲十九世纪印象派画家莫奈、梵高、高更、德加及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等等都直言不讳地承认东方绘画对他们的影响。他数以万件记的浩瀚作品及其描写的自然风土和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他被称为世界性的伟大画家亦当之无愧。


今日推荐



田女士(Madoka Momota)被称为日本百彩墨绘画大师、日本知名艺术家,曾出版6部书籍作品并为享誉世界的日本古典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绘制插画,享有国际声誉、作品风靡各国。百田女士传承东方古典水墨艺术,并将之与日本传统浮世绘艺术以及当代波普艺术、动漫艺术与插画艺术相互交融,开创出百彩墨艺术的全新境界。这幅《生活小品系列181》又名《富士山下》,是百田女士通过百彩墨艺术创作,向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致敬的一幅作品。在作品当中,百田女士使用了富士山和樱花两种代表了日本风土人情及日本精神的景物作为意象,构图简洁而富有美感,将富士山清新美丽的景色表现得神韵十足。百田女士还在画中独具灵感地描绘出两只绵羊的背景,它们象征着一对缠绵的爱人携手相牵,共同欣赏富士山的风光,他们的爱情像富士山上的冰雪一样圣洁和纯真。他们在富士山前许下白头偕老的誓约,他们的生活是幸福而美好的。点击这里购买收藏。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