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周艺揽 | “疯狂”的儿童艺术教育:成人世界的焦虑投射
“疯狂”的儿童艺术教育:成人世界的焦虑投射
过完“6.1”,这个周末孩子们又奔忙在各种绘画、音乐补习的路上。有时候,大人们真的需要反思:我们真的明白孩子需要什么吗?究竟是孩子需要这些艺术教育,还是我们需要?
本质而言,儿童艺术教育现状暴露出的各项问题隐含的其实是成人世界的焦虑反射。孩子们不知道未来道路的艰辛,但家长们知道,并且还知道将会更加艰辛。于是他们不得不在孩子尚未进入义务教育系统时便开启全面规划与某一领域的垂直深耕,试图通过一场持久战和准备充分的抢跑来为自己的后代赢得更美好与稳妥的未来。这场未来之争没法简单地用好或不好直接下定论,因为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同身受。当然,这一切,孩子们是没法明白的。
拍卖量最高的100名只有13女性上榜 艺术界男女失衡
一份销售数据指出,去年拍卖量最高的100名艺术家中,只有13位女性;其中作品以6560万美元(约台币19亿元)成交的,是日本的经典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她位居第13名,前50名中只有她1位女性。分析师凯特(Kate Todd)对此表示,男女间失衡的现象在艺术界已经存在多年。
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与《南瓜》
无限圆点 作者/草间弥生
现年86岁的草间弥生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她经常对媒体说,如果不是为了艺术,她应该早就自杀了;她的创作被评论家归类到许多的艺术派别,包含女性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Art Brut)、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工业遗存见证“上海制造”的升级更新
历时60余年的家庭账簿、上世纪90年代出国留学者与妻子的两地书……既有宏大叙事也有日常细节,一系列关于档案和地方志文化的推广活动近期在申城展开:在用脚步寻找原大中华橡胶厂、原泰康食品厂等工业遗存中,见证“上海制造”的一路走来;在普通百姓记录“衣食住行”的家庭账簿、书信构成的档案中,看到生活的蒸蒸日上……无论是集体记忆还是私家珍藏,它们一同见证了上海这座城的日新月异,以及生活其间人们的故事。
中国水墨画院北京展览中心成立 111位画家作品展同期启幕
为了给更多的中国画家提供一个学术、展览支持的平台,6月2日,中国水墨画院北京展览中心在晋商博物馆成立,同期开启的亦有111位画家的百十幅作品。正如中国水墨画院院长满维起所言,未来这里就是中国水墨画院画家和院聘专家的“自留地”,有任何新的想法都可以随时交流。
中国水墨画院北京展览中心成立仪式现场
这辆艺术爱心巴士在上海船厂1862“启航”
6月2日下午,Super Art Bus艺术爱心巴士从上海船厂1862 始发。秉承着“We Bring art color and Love to you, to everywhere”(我们将艺术、色彩、爱的正能量带到社会各个角落)的态度,这辆巴士试图跨越国家、文化、肤色、语言、文字、乐器,与服饰,把爱和艺术带到你的身边。据悉,Super Art bus 艺术爱心巴士集“移动跨界艺术教室”、“多功能心理咨询站”,“移动的艺术展示厅”为一体,关注孩子的艺术教育、心理健康、通过移动传播的力量,传达正能量。
精彩回眸
壹周艺揽:赵无极市场迎来盛世,是抽象艺术在国际艺术涌入亚洲的当下,愈发展现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