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画 | 老国王
老国王
这是一位威严而忧郁的老国王。
他没有任何显著的年代特征。
然而他却让我们想起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其中的一个故事就是,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位伤心的老国王。老国王的兄弟克劳迪斯是一个奸臣,他一心觊觎哥哥的王位,还偷偷对美貌的嫂子心存妄想。于是他害死了老国王,试图霸占王位和嫂子。老国王的阴魂久久不散,终于找到机会向自己的儿子、王子哈姆雷特显现。老国王的阴魂显现,申述冤情,一心让儿子替他报仇雪恨。这位老国王的形象是如此的悲伤、 苍凉却又深沉有力,恰似这幅《老国王》里的主人公一样。
事实上,艺术家本人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关于这幅画里的故事的解读,因此我们无法确切地断定它所讲述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哈姆雷特的父亲的传说只是我们自己产生的联想。但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在这里,它们有时并不真正讲述任何一个故事,却又仿佛讲了无数个故事。这幅《老国王》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
这是一幅颜色鲜艳而又简洁深沉的画作。它的配色方案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与欧洲各大哥特式教堂顶部的玻璃窗上的彩绘画的颜色组合方案非常接近,因此看起来给人感觉相当庄严。艺术家没有描绘繁冗复杂的背景,而是将人物从时间性的场景里抽离出来,放置到了抽象的色彩和光影组成的背景前面。人物周身笼罩着一层幽绿色的光芒,光芒的外围是深绿色和宝蓝色颜料的涂刷,这样的颜色组合让人想到衰老和死亡,与画作的题目《老国王》恰相吻合。
这是一幅令人略感压抑的画作。画作中的老国王形象僵直,侧着身体,他的形象由浓郁粗黑的、看起来很硬的轮廓线以及浓厚的颜色组成。他的神态看起来悲伤而痛苦,全身的肌肉仿佛绷得很紧。这些构成他轮廓的线条强悍有力,每个转折都仿佛是用铁线画出来的,艺术家仿佛把苍劲浑厚的能量注入到其中,让老国王的轮廓显得雄浑而铁血。老人身上的每个部位几乎都是方形的,整个人像是用一块块石头垒起来似的。这样的形象建构更提升了老国王的气势,使他看上去坚定而有力。然而人物的表情却很悲伤,我们仿佛能从中感受到即将落泪的痛苦。不过尽管如此,人物身上的颜色却很鲜艳。老国王黄褐色的面孔、鲜红的华服和镶嵌满珠宝的王冠,以及老国王手中紧握的一束金灿灿的黄花,都闪动着美妙无比的光彩。老国王好像正在为了救赎内心的痛苦而瞑目祈祷,他俨然是一位沉浸在悲伤和冥想里的庄严的帝王。
看到这样一幅图画我们仿佛聆听到深沉悲壮的乐曲。这幅名为《老国王》的画作之所以伟大,或许正是因为它为我们揭示出人类永恒的生存状态:我们在年少时总是意气风发、荣耀而骄傲,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太阳神阿波罗。然而等到经历过风雨之后我们才会在悲伤中铸就内在的刚毅和坚强,蜕变成苍老而又坚定有力的样子。虽然这内在的升华终究抵挡不过岁月的苍老,因此短暂的人生终将在悲伤中寻求救赎;但这悲伤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壮美的诗篇与雄浑的悲歌。
艺术家简介
乔治·奥鲁,20世纪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他出生在巴黎一个穷困的木匠家庭。从小跟随祖父学习绘画,14岁时被父亲送到一处玻璃画作坊学习手艺,这对他日后的艺术生涯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在五年的学徒生涯中,他修复了无数中世纪彩色玻璃窗,因此,彩色玻璃画的审美风格和艺术特色渗透到他日后的创作中去。从这幅《老国王》当中就可以窥见这种影响。在学徒期间,勤奋的奥鲁利用晚间时光去装饰美术学院学习。直到1890年,他终于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师从象征主义画家莫罗。20世纪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就是他的同学。虽然奥鲁参加了野兽主义运动,但是与马蒂斯色彩绚丽、充满艺术表现力的作品不同,奥鲁的作品更关注社会现实。他用深沉而富有光彩的手法描绘小丑、妓女、劳动者、法官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丑恶社会的反感。40年代后的奥鲁把精力集中在宗教题材的绘画上,被称为“伦勃朗以后最伟大的宗教画家”。与同一时代的画家相比,他的画作相当前卫,马蒂斯这样评价他:“放在奥鲁的作品边上,梵高的画好像来自18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