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日画 | 莲之诗

发布时间: 2017-07-25 10:51 
分享到:

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植物。它像婀娜多姿的水中仙子,亭亭玉立,清丽高雅。中国人历来有赞美莲花的传统,莲花不论是入画还是入诗皆为妙品。在诗歌当中,莲花有时作为表现情境的陪衬性道具出现,有时则成为风景里的主角。有莲花的地方就有脱俗的韵致。今天,我们就来品一品六首吟咏莲花的小诗,一起感受莲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天然之美。



《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飞梭,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莲姑娘遇到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怕人笑话而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了水中。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折荷有赠》

【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湛蓝的秋江一碧如洗,鲜红娇艳的芙蕖摇曳多情,亭亭玉立,妩媚多姿,使人产生无限爱慕之情。伸手攀荷折蕖,欲赠“秋水伊人”。但遗憾的是,荷上晶莹透亮的露声势浩大,在折攀的刹那间,颗颗泻落,滴入水中,荡漾逝去,“不成圆”三字,既是摹写露珠落水之状,又是一种暗示,隐寓诗人的失落之感。



《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江南》

【汉代】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莲叶》

【唐代】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意境优美,句句如画,全诗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组成,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


小知识:荷花、莲花和睡莲的区别


其实,当我们问“这是莲花还是荷花”的时候,就已经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按照植物学的分类,莲花就是荷花,它们只是同一种植物的两个名称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园的池塘里确实有两种花,一种花瓣很大,由一根绿色的茎托出水面,亭亭玉立,另一种则花瓣很小,永远都贴着水面盛开,它们怎么能叫一样的名字呢?


它们当然有不一样的名字。那种由茎托出水面、花瓣很大的花就是莲花,也叫荷花,而那种贴着水面生长的则叫睡莲。是的,这就是人们纠结的根本问题,睡莲并不是莲花。莲花(荷花)是双子叶植物纲山龙眼目莲科莲属荷花种的植物,当它被称作“莲花”的时候,说的是它的科,或者属,被称作“荷花”的时候,则说的是它的种;而睡莲则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毛茛目睡莲亚目睡莲科睡莲亚科睡莲属睡莲种。如果按照植物学的分类,莲花是莲花,睡莲是睡莲,但很多人习惯把睡莲也叫作莲花,于是就乱了……


除了花的外形外,莲花和睡莲还有很多区别。首先,莲花的花中心有莲蓬,睡莲没有;莲花开花后,无论早晚,花都不再闭合,而睡莲晚上则要合上花瓣睡一觉。其次,莲花的茎比较粗壮,能托住花和叶子,伸出水面,而睡莲的茎细嫩,只能依靠水的浮力把花和叶子托在水面。第三,睡莲的叶子,叶尖分叉,比较小,而莲花则是完整的一片大叶子,电视剧里演的那种用来挡雨的叶子就是莲花叶(还有一种常用来挡雨的大叶子,加上茎有一人多高,这种植物叫秋田蕗,在日本比较常见)。最后,莲花的根茎肥大多节,在水底的淤泥中横着生长,挖出来就是我们常吃的藕,而睡莲没有藕,只有短粗的一节根状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莲花可谓是一个多面能手,它的藕、花、莲子不但可以当作食物,还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本草纲目》是这样描述莲花的:“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而睡莲,虽然也可以入药,但名气远不如莲花,我们一般只用它的花朵做做花茶、香水等。在中国文学中,莲一般都指莲花、荷花,因其容易被栽种,外形又多了一份清新脱俗的气质,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而睡莲则少了这一份气质。不过话虽如此,睡莲有一种本领倒是比莲花强,那就是净化水体,研究表明,睡莲可以吸附多种重金属,能有效降低水中杂质含量。此外,睡莲的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配图赏析


上文中的配图均为熊之纯老师所绘的荷花图。熊之纯老师十分喜爱荷花,也爱画荷花。他的荷花采用写意手法描绘而成,按季节可分为夏荷与秋荷两种。按颜色分,又有氤氲着水墨灵气的黑白荷花,和清新明亮的设色荷花。不论是黑白荷花还是彩色荷花都格外清丽绝尘,带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熊之纯老师的夏荷亭亭玉立如水中仙子,其叶色浓碧,其花色淡雅,故夏荷有清新脱俗之美;秋荷叶虽枯黄,却别有一番明亮的色彩,菡萏尚未凋零,在秋风中如火苗一般闪烁,故秋荷别有一番风韵。


艺术家简介



之纯,1950年生于北京。学习工作于上海。熊之纯自幼受到家庭的浓厚的艺术熏陶,幼时开始习画,其间得到母亲齐良芷(齐白石小女,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主席。)、及舅舅齐良末(齐白石幼子)的艺术指点与家法传授。外公是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熊之纯是这个艺术家庭的第三代画家。之纯的艺术风格体现在用简洁的笔法来表述他所喜爱的绘画物象的灵性与情感,在绘画的生涯中一直研习着新的风格与主题,近年来他专注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探索。而今,熊之纯老师定居北欧芬兰赫尔辛基,在保持创作的同时,亦致力于艺术教学--愿将自己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认知传授给新一代的画家。


参展经历

2017年3月,《中国水墨遇上日本百彩墨》,香港,香港文化中心展览馆。

2016年11月,《齐派墨道--白石后人熊之纯先生“金秋水墨”展》,上海,上海田子坊艺术中心。

2015年10月,《熊之纯水墨作品展》,香港,一画廊。

2015年7月,《齐派传人熊之纯先生中国绘画交流纪念展》,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

2014年10月,受雅昌网邀请参加“美丽鹭岛-厦门艺术周展览”,厦门,厦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2014年9月,《齐派墨道-白石后人之纯先生水墨画展》,上海,上海中国画院。

2014年8月,上海图书馆“齐派墨道-白石后人谈水墨”公益讲座,上海,中国上海图书馆。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