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画 | 那年那月那日,神一样的毕加索也曾好好画过画

发布时间: 2017-01-09 15:49 
分享到:


毕加索,一个绘画天才。

不了解艺术史的人通常会觉得毕加索是有些奇葩的。他的绘画作品奇特而怪诞,甚至有部分作品被认为相当丑陋。然而这些备受瞩目和争议的“坏”画却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呈现出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它们是如此与众不同而又如此打动人心!

而事实上,毕加索就像美国当红明星LADY GAGA一样,她怪诞雷人而又惊悚的外表下,隐藏着极为“正常”的一面。拨开那些怪诞的形象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们也曾经和正常人的审美别无二致。卸妆之后的LADY GAGA非常清纯貌美,一点儿也不雷人。而立体主义之前的毕加索也相当正常,可以说是“地球人都能看懂”。

1911年,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体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因此,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毕加索只有一种万年不变的风格。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画作可以反映出另一个毕加索。这个毕加索画出来的东西大多数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感叹,原来某年某月某日,我们的天才毕加索也曾“好好”画画。


---优画君

毕加索的“好”画与“坏”画

酒店前的西班牙夫妇


《酒店前的西班牙夫妇》是一幅颜色鲜艳的画。这幅油画看起来笔触非常细腻,线条非常流畅。人物和景物被安置在平面中。没有遵从透视法。看上去酷似一幅野兽派绘画作品。画面上除了一对正在交谈的西班牙夫妇外,还有一些农民模样的人物。这些人物展现出西班牙的民俗风情。明艳动人、皮肤白皙的西班牙女士也彰显出西班牙人民族风情浓郁的审美观念。


洛拉


毕加索为他美丽的妹妹洛拉创作的画像。在毕加索的巴塞罗那时期,洛拉的形象反复作为模特出现在他的画面中。这幅《洛拉》看起来中规中矩,毕加索似乎正在探索着如何将人物轮廓与阴影的线条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表现妹妹的性格上。作为缪斯的洛拉在这幅画里显得青涩而拘谨,看起来像个贫寒家庭出身的美丽而忧郁的小姑娘。


德拉加莱特红磨坊


原来真的很令人惊讶,毕加索竟然和印象派大师雷诺阿一样画过红磨坊题材的作品。这幅《德拉加莱特红磨坊》再现出法国交际场上纸醉金的浮华、艳俗和浪漫,然而气氛却带有一丝的诡异。左下方女子的微笑里好像藏着恶魔。她的表情神秘而狡黠。整个红磨坊舞场笼罩在朦胧的光影里,显得似真而非真。


有钱的人


这幅画作的名字叫《有钱的人》,它表现出欧洲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场景。比红磨坊更加高大上。然而,画面中却流露出一些似乎是讽刺的意味。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聆听歌剧的绅士们的脸庞看起来很滑稽,好像是地狱里的小丑,又像是呆滞的石膏像。舞台上的女子丰腴美丽的身姿和灯光辉映在一起,仿佛是上流社会的面容模糊的绅士们想入非非的对象。


戴宝石项链的妓女


此时毕加索的绘画生涯已经过了蓝色时期的沉淀和渲染,处于对蓝色的疯狂痴爱中的毕加索,这一时期的绘画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蓝色。这幅《戴宝石项链的妓女》同样仿佛被涂抹上了photoshop制造出的蓝色滤镜。她的皮肤看起来有点泛着蓝绿色,背景也是由深浅变化的蓝色组成。妓女看起来丰腴美丽、饶有风情,气质十分出众,像一位贵族妇人。


母亲和孩子


这幅《母亲和孩子》让我们想到拉斐尔那举世无双的圣母像。母亲身披宗教修女的袍子,而孩子则显得十分乖巧圣洁。画像里的母亲和孩子俨然是贞女玛丽亚和上帝的儿子耶稣。不知道毕加索此举是不是为了向伟大的拉斐尔致敬。总之,就我们能看见的部分而言,优雅的线条和柔和的颜色使画面里充满了甜蜜圣洁的温柔,因此我们推测这幅画作很可能是宗教相关的题材。


三位芭蕾舞演员(毕加索)

对比图:三个芭蕾舞演员(德加)


众所周知,在西方美术史上,画芭蕾舞演员画得最好的莫过于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德加一生对描绘芭蕾舞女郎情有独钟,他认真地观察、忘我地描画,让芭蕾舞女郎的风情活生生地呈现在画面上。这幅《三位芭蕾舞演员》显然与德加的画异曲同工,同样是对芭蕾舞蹈动态瞬间的精准捕捉和细腻描绘,同样是流畅优雅的线条和明暗变幻的光影,毕加索的芭蕾舞女比德加的更丰满,画面也更具有内在的音乐性。她们的面容和神态像极了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美惠三女神。


绑架女子


这幅《绑架女子》所描绘的题材很可能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故事。其中的一则故事是,神王宙斯看中人间少女欧罗巴的美貌,便化作一头洁白的公牛,戏弄少女。一来二去,少女对公牛产生了深深的喜爱。宙斯此时现出原形,将少女欧罗巴抢劫到一座岛上,和她发生欢爱。而另一则传说则是关于半人马。半人马部落是一个野蛮的部落,部落里的半人马怪物喜爱抢劫。这幅图画也许描绘的就是半人马怪物抢劫人类女性的场景。不论画面描绘的是哪一个故事,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年轻时的毕加索其实在文化上很有底蕴,他对于欧洲文化的源头——希腊罗马神话传说是有所了解和喜爱的。


沐浴

如果说之前那些画看起来还比较正常的话,这幅画看起来就已经有向立体主义过渡的痕迹了。这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画面中人物没有被彻底解构,保留着具像的视觉效应。但是,这时的画家深受非洲木雕面具等民间艺术品的影响,特别是在获得了宝贵的形式灵感启示后,潜移默化地构成了立体主义绘画的征兆与重要因素。我们从画中沐浴的少女圆锥体的、格外修长的体态中,可以看到这种立体因素。画家倾向于把人体作为圆柱体、圆锥体与圆球体的结构关系组合,来表达一种丰富的思想内涵。


看了这么多毕加索的画,你是不是感觉到三观颠覆?是的,没错,其实大师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大师的。他们往往在尝试过各种风格之后才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种调调。不论如何,毕加索的“好”画和“坏”画里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他在绘画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崇敬。

珍贵资料,毕加索作画视频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