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飞 | 你好,大浪漫主义者(上)

发布时间: 2016-05-30 00:00 
分享到:

从今天起,

让我们用轻松的方式,来聊一聊西方艺术史。

这是一个奇妙的时代,

我们之所以重温历史,

是为了唤起并见证,

曾经的艺术繁花在当下迎来,

属于她们的复活与重生!

就像霍格沃兹魔法学院的邓布利多院长,

虽然他的生命已经逝去,

可他的凤凰,

还在云端久久地翱翔。

那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预示着,

他的精神将被学院的年轻人们代代传承下去。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吧,

一起来了解和感受永恒的大浪漫主义!

高扬人性与情感,

让天才的艺术飞起来,

让昔日的辉煌重新续写!

 

轻松了解
西方艺术史
1
向大浪漫主义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新古典主义的潮汐开始褪去,法国大革命翻开了欧洲历史的崭新一页。伟大的时代孕育出伟大而新鲜的艺术理念。艺术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文学、音乐与绘画等艺术领域,一场弥漫全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诞生在这一时期的伟大的天才们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高扬个人主义的伟大精神,谱写着波澜壮阔的史诗,宣叙着和汹涌澎湃的情感。浪漫主义在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性相当于第二次文艺复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三位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先驱者。你瞧,他们正在云端上的天堂慈祥地对我们微笑。

 

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夏多布里昂

到浪漫主义文学,你一定会想当然地说出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名字。这其中一定包括了法国文学巨匠雨果。然而,有这样一位鲜少被中国人熟知的伟大作家。他被中国人写的文学史遗忘了,可是他却获得了全世界的崇敬。甚至连雨果这样伟大的文学骄子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雨果曾经说过,他这辈子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可见这位伟大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夏多布里昂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鼻祖,浪漫对于他来说是铭刻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里,蕴藏在骨血里的东西。他的一生像一场跌宕起伏的浪漫传奇。他曾经游历过美洲,感受过世界的广袤与风土人情的不同。他曾经侍奉君主,在朝堂上身着华丽的燕尾服高谈阔论。他曾经因为政治上的因素被迫流亡,去到遥远的伦敦逃难,经了历生命中最低靡的时期。他曾经穿梭在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名利场,和美丽的贵族小姐结下一段情缘。他是夏多布里昂,永远的夏多布里昂,他的浪漫传奇至今还在被人们传颂。他的文学作品文笔优美,描绘了如歌的自然风光,充斥着原始的野性和狂热的叛逆。他的小说《阿达拉》和《勒内》成为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标记。

阿达拉

    故事发生在拉丁美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酋长的女儿阿达拉爱上了在战争中被俘的印第安青年沙克达斯,曾两次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他,并与他一起出逃。但阿达拉因幼时体弱,母亲曾发誓女儿若能成活,则将女儿奉献神灵。阿达拉不愿违背母亲的誓言而服毒自杀。遵照阿达拉的遗愿,沙克达斯皈依基督教。

勒内
夏多布里昂

    小说主人公勒内出生时就断送了母亲的性命——母亲难产而死。亲人都抛弃了他,只剩下他和姐姐阿美莉相依为命。勒内长到少年时,由于不是长子,父亲死后没能得到任何遗产。他虽然是贵族,也不得不和姐姐一起寄人篱下。他从小孤僻成性,独自受着贫穷和情欲的折磨,为了摆脱苦闷而出国周游,最后由于绝望而想一死了之。阿美莉赶来安慰他。由于两人的长期共处,阿美莉对弟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她深深地爱着勒内。这种感情使她长期处在思想痛苦之中。为了克制这种罪恶的激情,不犯下无可弥补的错误,她决定到修道院修行。她给勒内留下一封信,自己悄然地进了修道院。勒内追踪而至,正当阿美莉献身受洗礼时,她在弟弟耳边吐出了真情。由于恪守宗教道德规范,姐弟俩从此隔绝。姐姐不在身边后,勒内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之所以能够经受得住生活上的磨难,正是因为有姐姐在他身边为他排除烦恼,给与他生存的勇气和力量。于是他开始在那所修道院边绕圈,希望能向姐姐表白。走啊走,走啊走,直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可是姐姐为了断绝自己对弟弟的爱意,加之她心软时身边铁石心肠的老修女又用尽办法阻挠她,所以勒内一直没能见到她。阿美莉不久去世。勒内离开了修道院,孑然一身,孤独、忧郁,最后遁迹蛮荒异域。后来,他参加了一场战争,并且最终收获到了他想要的结局——死。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