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 | 绢本?设色?国画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家去中国画展厅欣赏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想欣赏,找不到抓手;想夸赞,又无从下嘴;看展牌吧,又总是有一些陌生的术语挡路。
其实,在这些术语中,有一些词汇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比如绢本、设色、工笔和写意等等。而你只要掌握了它们,便可以更好的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对国画作品就会有全新的认识。
绢(juàn),常被误读成一声。绘在绢、绫、帛等丝织物上的字画,就称为绢本,在画面中能看到明显的横竖交错的纺织痕迹。区别于绢本,纸本是在国画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以纸为底,所绘制的就称之为纸本。
设色与水墨
设色这个词经常与“绢本”、“纸本”合用,出现在国画的基本信息展示牌中。设色简单来说就是有彩色的意思,相反,如果是黑白则称“水墨”,指画面中不出现彩色,或者极少出现彩色。
白描
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指仅通过墨水的线条勾勒出要表达的画面,不在图像内再添颜色,略施一点淡墨的有时也可以被称为白描。
款识(zhì)与题跋
款识也称“题款”或“款题”,经常被误读成款识(shī),指在书画作品正文之外所题写的文字、印章、甚至是花押,表示姓名、时间、地点等要素。
而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后面的文字叫“跋”。若是书画家本人所题,称为本人题跋,他人所作,称为他人题跋。他人提拔又分为同时代提拔——一般是对作品的赞美,以及后人提拔——一般是对作品的考证。
立轴与对幅
立轴主要用于竖式构图,悬挂欣赏。画幅的上下左右常常有文人或收藏家题字赞赏。
对幅是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画作品的组合。如果是画,就称为“画对”;是书法,则称为“书对”,或称对联。
册页
将绘画装裱成书的形式,携带、欣赏和保藏均较方便。有的册页是页页相连的,有的则是活页。因画幅不大,亦称“小品”。
留白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留白指的是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以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效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写意
写意即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如南宋梁楷、法常,明代陈淳、徐渭,清初朱耷等,擅长写意。
工笔
工笔这个词在国画术语里出现率极高,是指笔法工整细致、规整严谨的画法。你可以关注宋代的院体画,如宋徽宗著名的《瑞鹤图》,就是标准的工笔画。
钩勒
中国画技法名。用笔顺势称“钩”,逆势称“勒”;也有以单笔为“钩”,复笔为“勒”(使用于山水画中为“复”);以及称左为“钩”,右为”勒”的。双钩
中国画技法名。用线条钩描物象的轮廓,通称“钩勒”,因基本上是用左右或上下两笔钩描合拢,故亦称“双钩”。大部用于工笔花鸟画,又旧时摹搨法书。沿字的笔迹两边用细劲的墨线钩出轮廓,也叫“双钩”;双钩后填墨的称为“双钩廓填”。国画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国艺术,其专业术语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不过对上边这些入门术语略有了解,也会让你下次走进绘画展时更能领略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