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古典艺术的外壳下,有着怎样的《魔弦传说》
魔弦传说与东方古典文化
由美国莱卡工作室出品,塔拉维斯·柯奈特执导,查理兹·塞隆、马修·麦康纳、鲁妮·玛拉、拉尔夫·费因斯联合配音的动画电影《魔弦传说》近日正在火爆热映当中。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老东方的魔幻故事。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生活在天界的月神(月亮王)有三个女儿。有一天,月神派法力最强大的女儿下凡去刺杀一个武力太过强大、足以威胁到天界权威的武士。女神奉父亲的命下凡间去,和武士交战,却被武士的英俊潇洒和柔情所吸引,瞬间爱上了他。这场浪漫的爱情最终导致女神背叛了父亲月亮王,女神和武士享受到男女欢爱,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久保。月亮王得知了此事大为愠怒,他无情地夺走了外孙久保的一只眼睛,并扬言要夺走久保的另外一只眼睛,使他再也看不见人间的欢乐,成为一个冷血的神,从而回归天界,成为月亮王家庭的冷酷无情而又完美的一份子。英勇的武士为了保护儿子的另一只眼睛,拼死和月亮王厮杀。女神带着儿子久保星夜飘洋过海,逃到一座海边的小村庄来躲避自己父亲和两个姐妹的追杀。儿子久保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白天去小渔村里弹奏魔弦,给大家讲精彩的故事。晚上回到山洞,照顾因法力消耗而变成间歇性精神错乱症的母亲。有一天晚上,他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因为好奇而跑了出去,没想到被他天上的两个小姨发现了他的行踪。在两个邪恶的小姨的追杀下,他踏上了拯救自己和家人的道路。只有寻找到神话传说中的三件宝物,并且拥有和驾驭它们,他才能打败自己高高在上而又冷血残酷的外公,保护自己唯一的眼睛,在凡间平安地生活下去。
于是,久保在母亲的灵魂变成的一只会说话的猴子和遭到诅咒、被变成甲虫人且失去记忆的父亲半藏的陪同下,踏上了冒险的征途。
这是一部貌似完美的动画电影。你将在电影中看到充斥着纯正东方古典风味的人物造型和极富诗意的壮美场景。你会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被这部波澜壮阔的东方魔幻史诗征服。
在这部影片当中,你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东方古典艺术的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影片当中渗透出的东方古典艺术元素。
浮世绘《神奈川冲浪图》
影片开场的巨浪即是出自浮世绘《神奈川冲浪图》,这是浮世绘大家葛饰北斋的代表作。画家以以出人意料的构图、转瞬即逝的千姿百态,勾勒出浪涛的姿态,并衬出船上人们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在《魔弦传说》中则变为动态,母亲带着襁褓中的孩子泛舟而上,彰显母性的伟大。
《神奈川冲浪图》
齐藤清的版画
据特拉維斯·奈特在访谈中表示,对《魔弦传说》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是版画名家齐藤清。他的画多以建筑见长,所有的房屋都很经得起生活。
齐藤清版画之一
民间传说《子育幽灵》
据IMDB资料显示,本片有参考高畑勋的动画《怪物鬼太郎》(ゲゲゲの鬼太郎,1968),具体哪里有参考呢?对照便知,久保的发遮眼造型就是鬼太郎的翻版。而纸芝居版的鬼太郎漫画前身是“奇太郎”,创作于1933年至1935年间,由民间故事《子育幽灵》(子育て幽霊)改编。《魔弦传说》开场的母女戏应当也有借鉴八幡浜市的绘画作品《子育幽灵》中的母女二人,我猜。
《子育幽灵》
《怪物鬼太郎》
妖怪「土云」
久保表演折纸故事时做了一只纸蜘蛛,还有半藏那身披风上的蜘蛛图腾,造型应当是妖怪「土云」。它是一只巨型蜘蛛,传说长着鬼脸与虎身,可幻化成美女和少年。相传日本武士源赖光在寻找大骷髅的路上就遭遇过土云,后者就曾变身勾引武士,终被识破打回原形。《魔弦传说》中纸武士与纸蜘蛛大战的戏码,算是再现了这场打斗。
妖怪「波山」
同样,久保还做了一只大黄鸡,这是妖怪「波山」。相传「波山」是一只会喷火的鸡,说是养了七年以上的鸡生出的蛋,孵出来就会变成「波山」。它会自己破壳而出,出生时像蛇,会钻入房屋地板下,在黑暗中成长,之后会变成鸡的模样,不过这个过程绝不会被人看到。长成鸡的样子后,便开始活动。会一点一点吸食熟睡人的血,最后把人害死。生出「波山」的母鸡会像公鸡一样打鸣,这时,就要立刻把鸡蛋烧掉,并把母鸡也杀掉。
妖怪「巨骸怪」& 浮世绘《相马旧王城》
特拉維斯·奈特曾表示,他深受定格动画大师雷·哈里豪森(Ray Harryhausen)的影响,并表示电影《辛巴达七航妖岛》(The 7th Voyage of Sinbad,1959)是他的童年最爱。《魔弦传说》中的巨型骷髅,我先前认为是取自哈里豪森为电影《杰逊王子战群妖》(Jason and the Argonauts)设计的骷髅兵,蒂姆·伯顿也刚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中致敬了一把。但看到下面第二幅画,就知道它更多是来源于歌川国芳的浮世绘《相马旧王城》(相馬の古内裏)里的「巨骸怪」了,这画现在也是日本的装饰名画。
《魔弦传说》中的《相马旧王城》山寨货
《相马旧王城》正品
日剧《大川端侦探社》里的主要场景
相传,巨骸怪并不友好,它的巨大身躯是由因饥饿或战死沙场的亡灵尸骨组成的,因而巨骸怪看起来精神萎靡。《魔弦传说》中的巨骸怪看起来也是一副病怏怏、慢吞吞的邋遢样。
电影《杰逊王子战群妖》
妖怪「化鲸」
「化鲸」是日本传说中海上的一种妖怪,也称「骨鲸」。类似一个鲸鱼骨架,据说任何看到它的人都会带来不幸。不过在《魔弦传说》中,久保和猴子是在一头冻死的鲸鱼腹中躲避暴雪,只是造型上与「化鲸」相像。
妖怪「夜雀」
片中,久保造了一群麻雀,与一只真正的麻雀结伴而飞。在日本传说中,这有点像集结成群的「夜雀」,它们就像普通的麻雀,只是昼伏夜出(和蝙蝠差不多),经常出现在偏僻的山口和树林,成群集结,声音嘈杂。一旦飞入路人的袖口,那么此人必将面临不幸,所以人们在旅行至麻雀聚集地时,往往会紧闭袖口。
看这哥们儿的袖口,玩完
日本传统折纸
最后,要说一下片中的日本折纸艺术。虽然中国对纸的使用历史比日本早600年,且有自己的折纸传统。但目前,日本确实是全世界最好折纸的国家,也诞生了大批折纸艺术家,《魔弦传说》中的久保也是这样一位艺术家。
日本的传统折纸最早见于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井原西鹤在1680年提及的折纸作品“雄蝶.雌蝶”。
久保进村,用了简单几个镜头就表现出纸工艺的伟大——
纸质舞龙、纸灯笼、纸伞、纸篮和纸扇
这场戏还用树叶做成了“纸风船”
折纸艺术中最具盛名的当属千纸鹤,千纸鹤的传说也源于日本,比如说折出1000只纸鹤,愿望就会实现。在日本,仙鹤是一种神圣的生物。现在,纸鹤用来祈福、祝福,代表和平与健康。
《魔弦传说》中,创作者两次用到金鹭,用它们来承载死者的灵魂,送它们去任何要去的地方。与中国的孔明灯的寄托哀思功能类似,影片结尾,可以看到金鹭与纸灯同时出现。
在久保的梦中,他见到了装有头盔的纸屋,这里的纸屋不就是现在的纸质立体拼图建筑模型吗?在很多日本工艺品店都可以见到它们。
据说莱卡工作室的部分人偶师被要求参加折纸课,另一部分则前往瑞冈历史博物馆观赏折纸展。 动画师凯文‧派瑞负责好几个折纸场景,动画总监布莱德‧雪夫则要求折纸必须兼具功能和奇幻:“制作折纸动画的第一步,就是拆解真正的折纸,去研究形式与折法。”他说,“有了基础的认识,下一步才是技术测试——忠实地用动画去呈现折纸的过程。技术测试要给导演看过,再讨论镜头的的情感表现,例如导演可能要高雅一点,或愤怒一点。”
就连影片片头的两个公司logo也是用的折纸形态
看到这么多美轮美奂的艺术元素,我们一定会对制作团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感钦佩。然而,优画君想说的是,这美轮美奂的超级大制作的外表下包裹的并不是东方文化自己的内核,而是一种美国式的价值观念。片中宣扬的价值观念由久保的台词娓娓道出,即天国的永生不如人间的短暂生命。人因为有灵魂和人性而美好,人间的真情和爱长存于人的记忆里。即使有一天我们逝去了,我们的亲人依然保存着永恒的记忆。这比冰冷而完美的神的世界更高贵,也更幸福。这套价值观显然是美国式的普世价值,而不是东方日本文化崇尚凄美与空无的价值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普世价值观念强大的包容力。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从东方古典艺术的外壳下深藏的美国式的价值观念当中看出导演潜在的文化殖民意图。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在这部影片中遭到了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美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我们从这种现象当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忧虑。因此优画君认为这部被称为伟大的动画电影顶多是优秀而不是真正伟大。因为它用一种精美的外壳包裹住一种变了质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