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置身在安迪沃霍尔的《影子》里

发布时间: 2016-11-09 00:00 
分享到:

安迪·沃霍尔对此作品曾说过:“当我观察事物时,我总是看到它们所占据的空间。我总是希望空间能够恢复、重现”。『影子』系列绝非简单的重复,每一幅作品都对应着一种具有揭示意义的形式,精确、自省,空间将观者的凝视导向“光”——这一系列的中心主题。

他的名字是一个被透支消费的传奇。

他是一位伟大的先锋艺术家,

一个改变了艺术史发展走向的时代的弄潮儿,

一位有思想的巨匠,

一个始终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的神话。

然而,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我却要摘下他头上的一顶顶光环,

撇开他享誉全球的知名度

以及他载入史册的贡献和功绩。

因为我想谈一谈他的作品本身。

那件被举世称道的,

传说中最神秘的作品本身。

 在《纽约时报》2011年对该作品的评论中,作者霍兰德·科特(Holland Cotter) 将《影子》评论为“一座关于无常的纪念碑,其压倒性的黑暗给予它具有威胁性的重量”。文中亦发现了安迪·沃霍尔与网络社交媒体时代的惊人合拍:“我看到了 一个流动的电子脉冲流的图像,一个未来主义的、多方向的交流信息的呼应流。这些画作重组的可能性看起来是无穷无尽的。你需要虚拟空间——据我所知沃霍尔从 不在其中——将它们全部包括进去。”

2016年11月08日下午,

优画君来到了余德耀美术馆。

之所以姗姗来迟没有在开幕时抢先来看,

是为了避让参观高峰期,

能够得以有闲暇在访客不多的时候

好好感受一番作品的魅力。

来到余德耀美术馆二楼,

遇见一位牵着两个孩子的外国男士,

这位年轻的爸爸用热情而幽默的口吻

和我简单地交谈了几句。

很显然他们刚刚看完了安迪沃霍尔的《影子》,

而且颇有一番心得与收获。

他生动地描述了这件作品,

并且向我保证它值得一看。

这番话语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

来到展厅,

我仿佛闯进了一个音乐般的空间。

这神奇的空间由一大一小两间连通的展厅

(7面墙)组成。

每面墙上都整齐地排满了这件名为《影子》的

系列艺术作品当中的一幅幅原画。

这些原画(丝网印刷绘画作品)看起来很有意境。

每幅画面都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部分是艺术家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在画布上的

两种关于影子的影像图像:

据说这两种图像的灵感

来源于安迪在自己工作室某个角落

不经意的一撇中的灵光乍现。

而另一部分则是艺术家用丙烯颜料进行涂刷的颜色。

这些涂刷的笔触大多是平涂,

峰回路转的笔触很像是中国的书法艺术,

偶尔也有一些笔触灵动而轻盈,

但大多数笔触是富于力量感的。

采用的颜色则如同三棱镜散射出的各色彩虹,

还有浓郁亮泽的黑和颗粒感极强的泛着光辉的银白色。

这一百多幅图画当中的每一幅都有着相似的背景影像,

被涂刷上去的颜色成为唯一可以区分它们的方式。

这些颜色的使用乍看是随意的,

然而当你环视两间展厅的七面墙,

你便会有一种神奇的感受:

那些影子的图案好像是活的,

它们像一条保持着静止状态

却随时可以通过想象使之移动起来的走马灯,

你仿佛可以想象它们颜色快速变幻的情景。

这些变幻的颜色像一部无声的电影,

它们本身充满能量,

它们是构成太阳光的各种元色,

而黑色和银白色则或许可以看作

阴影和光亮的本体。

黑--银白(视觉效果介于白色和灰色之间)--多重幻彩

这样的瞬息万变,

仿佛在透露关于生命和世界的奥秘。

而那幅恒定不变的影像,

则仿佛是闪动的、谜一样的火苗,

它是光的源头也是影子的缘起,

让我们想起上帝伸出他金手指,

对混沌中的世界说:“要有光!”

安迪沃霍尔的这件作品无疑是开放的,

当你置身在它里面,

它有一种魔力把你吸进去。

虽然艺术家本人说这件庞大体量的作品,

不过是一种装饰品。

但它本身的开放性带给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它充满了可能性。

火焰、光、影子、上帝、生命、世界……

这一切扑朔迷离的词汇在你脑海中闪烁,

这就是安迪沃霍尔的《影子》和她惊艳的魅力。

它充满了玄妙的规律、流动的诗意和音乐性,

是一组难得一见的大型系列抽象绘画艺术作品,

也是你难得一见的真迹。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