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1
曾经陪一个朋友去看房子,原房子虽然有点老旧,
但有一个很美丽的院子,
攀爬着牵牛花的篱笆,长着青苔的红砖小径,
还有一片码的整整齐齐的菜畦,
毫无疑问,我们都一眼相中了这里。
然而,待朋友整理好新居搬家过去,
从看到院子的那一刻,我简直不能相信,
篱笆没有,换成了一人高的栅栏,
红砖小径、菜畦也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水泥铺面,
朋友得意地解释:
这样多方便,既安全没有虫蚁,又干净好打扫。
忽然,我觉得一阵无语,
原来我们眼中的院子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
不由让人想起一句成语:夏虫不可语冰。
2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第一次读到木心先生这句话时,
就想起一位朋友问我:
“这是什么茶杯啊?”
我回答后,他啧啧地说:
“哎呀,干嘛还要特意买呢,
用喝水的杯子泡茶不也一样喝吗?”
看到茶叶,他也一个劲感叹:
“你买那么多茶叶干嘛?
喝来喝去,还不是水?还那么贵!
喝完只剩一堆烂叶子,太不划算了!”
我笑笑说:“买一套不算昂贵的茶具,
是为了布置一个让我满心欢喜的茶席。
一泡茶7克,可以冲泡20次,
每泡最少20分钟,一斤茶可以喝70次,
也就是说我可以喝460个小时,
我买的是460个小时的愉悦心情和自在状态。”
他嘴巴一撇:“反正我觉得不划算。”
我心里只能来一句:“我竟无言以对”。
3
读书时我的一位室友,每天都会把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
做瑜伽、敷面膜、化妆、盘头发等等,等等,
大家见到她总是光彩照人,赏心悦目的,
有次别的朋友吐槽她,
“闲的没事儿干,浪费时间和金钱。”
她却满不在乎,
“我就是要美美的自己,保持美美的心情,才能享受美美的生活。”
不可否认,
她的桌子总是干净整洁的,
她的笑容也总是明朗动人的,
她的作业同样是优秀出色的,
连与她一起做事情都觉得特别开心,
于是,毕业她顺利地进入了理想的企业,
也拥有了令人羡慕的爱情和生活,
……
这个“她”,是不是我们都见过,可我们是她吗?
4
五岁时,我们为了捉一只蝴蝶,
而跑了两公里的稻田。
十岁时,我们为了一支冰淇淋,
而问遍了大街小巷的商店。
十七岁时,我们为了一个喜欢的人,
而倾尽所有飞往一个陌生城市。
但现在,有人叫我们去看年少时渴盼的海,
我们却说:树下有块石头,还跑去看海干嘛?
我们越来越喜欢说一句话:“凑合凑合得了!”
凑合的工作,凑合的婚姻,凑合的朋友……
我们凑合着生活,别人也凑合着给予评价,
我们的周围就这样被“凑合”包围。
出于自我美化的本能,
我们还发明了一套价值体系,来肯定自己的生活。
我们输给了眼前的苟且,
还用否定远方来寻求安慰。
看到别人登山,我们不是敬佩,而是否定:
“上去干嘛,上去你也得下来。”
“有这工夫,不如去看个电影。”
“珠峰上的风景,画册上也有。”
我们就这样成了美盲,失去了欣赏美的能力。
5
现在很多人干一件事,
首先会问“这有什么用”,
但很少去想“这有什么趣”。
而在欧美,大多数人的最高追求就是有趣。
大家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这是一个有趣的人。
人活到最后,有趣比有用更有意义。
因为有趣,我们生命才丰盛优雅,我们才不会成为生活的奴隶。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
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就是要活得美。
6
“忙”,左面是心,右面是亡。
人太忙,活得太功利,心就死了。
所以,要想活得美,首先要懂得停、学会慢。
找个地方发发呆,
居然抬头望见了满天星斗。
清晨推开窗,寒意料峭,
却闻到了远山木叶的芬芳。
立冬那天,深夜侧耳细听,
竟然听到了树叶沙沙的声音,
那不就是冬天到来的脚步吗?
一慢,我们的生活就会立刻美起来。
7
“忙”,左面是心,右面是亡。
人太忙,活得太功利,心就死了。
所以,要想活得美,首先要懂得停、学会慢。
找个地方发发呆,
居然抬头望见了满天星斗。
清晨推开窗,寒意料峭,
却闻到了远山木叶的芬芳。
立冬那天,深夜侧耳细听,
竟然听到了树叶沙沙的声音,
那不就是冬天到来的脚步吗?
一慢,我们的生活就会立刻美起来。
8
你是否有过这些美好片段,可曾会心一笑?
穿起旧衣,摸摸口袋,发现50元钱,好开心。
去超市,发现喜欢的零食在搞促销,感觉妙极。
刚到楼下,电梯就来了,好像专程迎接我,心欢喜。
…………
正如尼尔所说:事实上,美好的事情一直都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发现而已。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生活,幸福就无处不在。
要活得美,就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真正的幸福,不一定是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
而是懂得发现生命中的小美好,把每天的日子过成诗。
9
适时地放慢脚步,哪怕只是忙里偷闲。
生活的初衷不就是为了享受更美好的事物么?
我们都知道唐代诗人李涉的“偷得浮生半日闲”,可是如何去享受这片刻的宁静,须臾的美好成为多数人难以参悟的坎。
在山林鸟语中静坐,晨钟暮鼓里漫步,
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的云影变换,听鸟啼蝉鸣,
又或者,仅仅是推开窗,对着一泓碧湖,
佐一杯鹿跃的红酒,会心一笑。
不需要过多华丽的堆砌,
在对的地方随心而为,本就是种美。
想感受美,就要懂得享受。
享受是品味、气质,更是生活最本质的真谛。
在边城呼吸雨后青草味混合着泥土香的空气,
信步于山林间采覆盆子、挖野笋、捡松果的乐趣,
三五好友烤火举杯,红泥小火炉的自得……
发现美,享受美,
边城之美,美在自然,美在真实,美在境界,
在边城苏醒关于美的认知,也唤回心底美的渴望。
著名视觉大师陈逸飞先生,曾在边城激动地赞美道“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地方”,
因为懂得美,所以享受生活,
他在这里留下了世间独有的,亲自设计打造的传世建筑——逸飞庄园,
让画室与他眼中的“东方瓦尔登湖”相邻,时刻完美地享受边城之美。
一城一约,醉美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