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0-08-21 14:32 
分享到:
一、概念溯源


苏轼在画跋首先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

“观士人画如阅千里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 ,无一点俊发, 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

这是文人画与 画工画在创作意图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苏轼《潇湘竹石图》(局部)  中国美术馆藏

“文人画”概念首先提出者是董其昌: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董源、 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 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 又远借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 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

这个颇费心机的概念及谱系影响极大,让中国画改弦易辙四百年!

疏林远岫图 董其昌 天津博物馆藏

二、文人画特点

文人画与匠人画的根本区别是文人画家学识渊博、底蕴深厚,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没有学问是难以做到这四样集于一炉。文人画家作画不求形似,也就是说没有专业功底也不是问题,说到底就是古代文人拿起笔就可以创作。

元 倪瓒 江亭山色

倪云林说:

“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余之竹,聊以写胸中意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

石涛说,“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文人画是用来自娱自乐的。

石涛山水立轴画精品

三、文人画的第一要素

陈衡恪(或为陈师曾)先生认为文人画具有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这个提法带有浓厚的学术意味。董其昌的人品差到了极点,蔡京就更不必说了,还有臭名昭著的四人帮之一康生。

傅抱石 不辨泉声抑雨声轴

设色  纸本纵81.8厘米  横49.6厘米 1962年


傅抱石先生也把人品列于其二他讲文人画第一是文(诗),第二是人(人品),第三是画(技法)。中国都喜欢把德行人品放第一位,但实际上只是大家的理想愿望。

文人画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法,苏东坡的《枯木怪石图》真没有什么技法可言,倪瓒也说得很清楚了,至于思想肯定有一些,但很多时候是表达一种趣味,一种情趣,游戏笔墨而已。

苏轼《木石图》水墨纸本 手卷 26.3cm×50cm

相比较而言,还是要有学问,没学问一般就没什么高雅脱俗的才情。文人士大夫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修养全面,能著书立说,从小就有书法底功,他们兴致来了一涂抹便是不同于僵板的匠人画的逸气与浪漫。

梁楷  太白行吟图 纸本墨笔
81.2×30.4厘米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四、文人画神品举要

苏东坡率意潇洒,米芾意韵幽静,徐渭《墨葡萄图》酣畅淋漓,梁楷《太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神完意足, 倪瓒笔墨简淡,意境深远,八大山人高冷险远,空寂荒寒,赵孟頫古意黯然。

宋 苏轼(传) 折枝墨竹图 斗方 
绢本 21.5×24.8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米芾 春山瑞松图35×44.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徐渭 墨葡萄图 纸本水墨 
纵116.4厘米横64.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绘画 的游戏与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的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

元  倪瓒 渔庄秋霁图轴纵96.1 厘米 
横46.1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 洞庭东山图

这些艺术家都是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文人画,那种集 诗、书、画融合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我认为文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中皇冠上的明珠。


登录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