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和古老的灵魂对话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神论的时代。生命被官方教科书上描述成只有一次的过程。于是,死亡对我们来说变成了冰冷而可怕的终结。人们失去了对死亡的信任感。然而,我们的先祖并不像我们一样只注重这一世的世俗生活,他们有着对死亡的信仰。他们,曾经像世界上其他有信仰的民族一样,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延续。他们相信先人们在九泉之下的灵魂一旦得到供养,就可以保佑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因此,他们为逝去的先人精心修建坟墓,并把坟墓视为一座热闹的、祥和的地下吉宅。他们在墓葬的墙壁上绘制壁画,这些壁画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图景,以及人们对另一个世界的跨时空的想象。它们和今天的艺术作品相比,甚至毫不逊色。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历史研究的资料和信息,使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场景,感受古代的风貌,与古老的灵魂对话。
今天,让我们走进一场特殊的艺术展——“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这场难得一见的原作展由上海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联合推出,展览共呈现出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时期的12组89件有代表性的壁画文物。这些壁画均为墓葬壁画。它们忠实地记录了那些古老的时代的风貌,题材涵盖礼仪、风俗、服饰、饮食、娱乐等多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墓葬的主人公生前的故事,彰显出主人公生动而真实的风采。这些墓葬的主人公,有的担当文官、仕途平步青云,有的出任武将、仪态威风凛凛。他们的故事虽然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却通过壁画重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就请跟随优画君一起到展览现场逛一逛,共同见证古代墓室壁画的神奇和美丽!
由于本次展览全程禁止摄影,优画君所用的图片均来自上海博物馆官方微信图文导览。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幅壁画。这幅壁画发掘自太原市北齐娄叡墓。
鞍马游骑图(部分) Horse Riding
这座墓葬里的壁画主要表现了主人公娄叡(北齐宰相)生前的显赫生活画面,以及死后升入仙界飞升得道的幻想场景。在生前的部分,最精彩的便是这幅《鞍马游骑图》。山西作为一片多民族融合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有着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农耕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的格局。在这幅图画中,墓主人娄叡和他的侍从效仿北方少数民族,组成浩浩荡荡的马队骑行出游。一匹匹彪悍的骏马愉快地奔跑,它们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凝视着画外的观者,和观者交流对话。这些骏马身姿矫健、形态各自迥异,马上的人们回首向后望去,仿佛在寻找位于马队后方的宰相娄叡,并刻意调整自己的行进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幅画作的线条非常流畅,神采奕奕的骏马和清新秀美的人物看起来非常养眼,由此可见画师对草原游牧生活非常熟悉,才能创造出这样生动的作品。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壁画
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壁画》。这座墓葬的壁画,本次只展出了这一块。然而仅仅是这一块就足够惊艳了。它的看点在于想象力和现实的结合。它的画面场景大气而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描绘了龙鹤等神话传说中的奇珍异兽,祥云瑞霭缭绕、奇花异草盛开,一片美丽祥和的仙境景象。下部描绘了北朝建筑的恢弘气势。这座气派的北朝建筑有着华丽的门楼、庑殿顶、复杂的斗拱、彩色的铺地砖,一砖一瓦皆被描绘得生动逼真,就连门环上的浮雕瑞兽图案也被精湛地呈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北朝建筑出现了斜拱,将中国建筑史上斜拱的运用时间提早了好几百年。建筑中的人物身穿的服饰相当华美,体现出北朝时期的服饰风尚。
离家求识 Leaving Home to Seek Knowledge 优画君要带大家欣赏的第三件壁画作品来自《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这组墓葬壁画具有极高的文人情怀和极强的故事性。它一共有六个画面,讲述了主人公一生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得以了解主人公的生平事迹,他少小离家,后来遇到了贵人提携,做了宋朝的官员,老了之后回到自己的故土颐养天年,终究归于黄土。这幅作品《离家求识》描绘了主人公少年时期出外求取功名的情景。画面当中的少年留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式——髡发,这种发式的特点是踢掉天灵盖上的头发,其余的头发自然地下垂。从发式可以说明当时山西地区已经呈现出民族融合的趋势,以至于少年的装扮也北方少数民族化了。有趣的是,图中出现了一个手执扇子的女子,这个女子体态丰腴、容颜秀美,她的身份以及她和主人公的关系好像是一个谜。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位女子很可能是主人公的母亲,正在目送她离家远去的儿子。从她华丽的打扮能够看出她的出身高贵,不是一般人家的普通女子。如果她是少年的母亲,那说明少年的出身也很优渥。在画面上方的留白处我们可以看见珊瑚、火焰宝珠等奇珍异宝的出现,虽然这些珠光宝气的东西不符合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文人情怀,但作为墓葬壁画,它们是具有灵性的宝物,因此它们的出现并不奇怪,甚至给画面增添了神秘的气氛。画面的右侧点缀着纤细修长的墨竹,和拥有神秘力量、能在人间与仙界自由来回的仙鹤,它们象征着死亡让人脱离尘世,飞升到缥缈高逸的仙灵幻界。 金玉满堂 Abundance of Wealth 下一件壁画作品选自《忻州南呼延村壁画墓》,它的名字叫做《金玉满堂》。在这件壁画作品上,出现了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题材——牡丹。然而,这里的牡丹被描绘得很清新秀美,丝毫没有庸脂俗粉的妖娆气息。由此可以看出墓葬主人高雅脱俗的品位。在横梁上题写有四个字——金玉满堂,象征着财富与才华。统领群芳的牡丹则象征着的吉祥、富贵、幸福、繁荣。由此可见这幅墓葬壁画的象征意义非常美好,它反映出一种古老的生死观念: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平静与幸福的归宿。先人的死亡能够赐给后人以绵长的祝福。优画君看到这幅壁画,内心就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颜料才能让花与叶子历经时光的洗礼依然保持着鲜润的红色与绿色?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恰好懂得这方面的知识,不妨通过留言告诉大家吧。 夫妇对坐 Seated Couple 备茶 Tea Preparations 接下来要欣赏的两幅壁画作品来自《阳泉东村元墓》。这座元代的墓葬的壁画非常具有生活气息。第一幅壁画《夫妇对坐》位于墓葬的北壁。夫妇对坐是山西地区古代墓葬壁画常见的题材。我们看到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夫妇俩坐在一张桌子的两侧,桌子上供奉着祖先的牌位。身后的房间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家具与生活用品。男女主人两侧各有男仆、女仆侍奉。夫妻二人的服饰虽然居家休闲,但仪态气质却是彬彬有礼。他们仿佛正在等待茶点。而另一件墓葬壁画作品则叫做《备茶》,这件壁画作品描绘的是厨房里的情景:右侧帷幔下有三名仆人们正在忙忙碌碌地准备茶点,左边两名仆人正在上茶,透过窗格我们可以看到有人正在等待着茶点,仿佛要把刚刚准备好的新鲜茶点及时给主人送过去。看到这样极富生活情调的画面,我们很难想象它们和冷冰冰的死亡有关。事实上,山西地区宋金元时代的人们同样并不把死亡看做一件晦气的事情,他们要通过壁画展现先人活着的时候的音容笑貌,让先人死后的生活和活着的时候一样温馨美好。 尚宝 Feast 这件墓葬壁画做品来自《平定西关村M1壁画墓》。它的名字叫《尚宝》。“尚宝”是山西古代墓葬壁画中常见的主题,优画君估计就是进献宝贝的意思。这位墓主人看样子非常热衷于鉴宝活动。画面中有四位女子和一位老汉。其中,一位手持铜镜的女子引导着其他三位女子和老汉,仿佛正要向墓主人所在的方向走去。三位女子当中最左侧的一位手里捧着一只貌似是藏宝盒的匣子。不知道匣子里放着怎样的宝贝呢?这估计是墓主人的儿孙怕自己的先人死后生活沉闷,于是描绘出许多人进献宝贝的场景,让墓主人在阴间也能从事自己喜爱的鉴宝玩赏活动吧。 夫妇饮宴 Holding an Esteemed Banquet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本次展览当中唯一一件需要预约排队参观的展品——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壁画。这组墓葬壁画从2008年开始发掘,经过五年才完成了修复。本次展出的墓葬壁画展室完整地复原了墓葬的结构。优画君排了好长时间的队伍才等到机会亲自到墓室内部去观看了这组壁画作品。这组壁画作品主要分布于甬道、墓顶与墓室。甬道拱顶以黑彩勾绘云气纹,两壁绘文吏、仪卫及骑行马队。东壁与西壁所绘内容基本相同,形式对称,唯有骑行马队的行进方向相反。墓顶壁画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上层绘天象图,中层为四神图,下层图是十二时图。墓壁的北壁为夫妇宴饮图,东壁为鞍马仪仗图,西壁为牛车出行图,南壁为门洞,左右两侧绘有鼓吹图。根据墓葬的形制、随葬器物和壁画判断, 该墓的年代为北齐后期,墓主人当为镇守朔州的军政长官。在这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雍容华贵的墓主人夫妇,以及威风凛凛的武士形象,壁画很大,场景非常壮观。人物的发型和眉形很有意思,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时尚潮流。 亲爱的粉丝们,本期优画君带你去看展到这里就结束了。看过这些精美的墓葬壁画之后,你是否还觉得意犹未尽呢?如果是,那么不妨亲自前往上海博物馆,通过这些古老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墓葬壁画,和山西大地之下沉睡的先人们“灵魂对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