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算什么?这帮人为了艺术命都可以不要
最近,关于996工作制的讨论在持续发酵。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这样的工作制度正在遭遇来自互联网行业程序员们声势浩大的抵制。
各个行业大佬们陆续发声。个人奋斗?企业压榨?人生价值?劳动法?这样的词汇也不断成为被讨论的重点。
在企业工作如此,那么在艺术界呢?
艺术家这个看起来阳春白雪的职业是否也会有过劳工作的风险?
▽
其实,古往今来艺术家们要是发起狠来,那是普通上班族们望尘莫及的。职业献身指数可以说是到了“丧心病狂,令人发指”的程度。今天让我们一起膜拜下艺术界的“劳模”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达芬奇 : 为了艺术我丧失了睡眠
有句话是:上帝关上门的同时也会为你开一扇窗。
但是到了达芬奇这里,上帝就有点太不公平!不仅给他开了扇大门,还开了许多许多窗。
天才的达芬奇不仅是画家,还是发明家、科学家、生物学家、工程师.......
画出来的画不仅名垂千古,业余时间里开发出了移动式大炮这样的重型武器,研究了空气力学,发明了滑翔伞和降落伞.......
达芬奇军事设计手稿
妥妥的斜杠界祖师级人物。
可是一个人要做这么多的事情,996?显然是不够用的。(达老师拖延症的事情暂时先不提)
那要怎么办?
这就不得不提他那套有名的“达芬奇睡眠法”。
这是一种多相睡眠(Polyphasic Sleep),就是把完整的睡眠时间分割开来。每四小时睡15~20分钟,每天睡2小时左右!以此来缩短睡眠的总体时间,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学习。
这.......听起来不太靠谱啊......
后来为了验证达芬奇睡眠法是否有效,真的有人做睡眠实验。但均以失败告终。
看来传说只能是个传说,凡人只能望而生畏。
也不知道在这么大密度的学习和创作中的达芬奇每天只睡2,3个小时,是怎么活到60多岁的.......
米开朗基罗 :为了艺术我累出一身病
说到达芬奇怎么能不说说与他相爱相杀的另一位大神级人物,米开朗基罗!
且不说他雕塑大卫时只身一人把大理石从深山里拖回去的那份魄力,纵观其职业生涯,达芬奇有的那些拖延症的毛病在他这影都看不到!
虽然年纪是比达芬奇轻了不少,但职业素养可碾压前辈!只要接到订单,就全力以赴,力求完美!
1508年,他接受了来自教皇的一个订单:为西斯廷大教堂绘制壁画。
西斯廷礼拜堂的面积达480平方米,天顶离地面高18米,足足有5,6层楼那么高。米开朗基罗每天在支架上仰望着穹顶,就这样一笔一笔地描画着上帝的故事,夜以继日。9大场面,300多个人物。他一个人画了整整四年五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完成了这鸿篇巨作。
当他从梯子上下来的那一刻,已苍老得不像一个30多岁的青年。由于长期艰苦的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职业病。
今天再看西斯廷教堂,难以不被这份艺术的壮美所震撼,更让人对米开朗基罗的这份恒心与毅力心生敬佩!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为了艺术我选择不婚不育
她的名字很长,可能不太好记,但是看到这幅照片,你可能对她并不陌生。
照片中男人手中的带毒的弓箭正对着女人的心脏,他们紧张地注视着对方,稍有不慎,这一幕就会变成灾难现场。扩音器里播放着两人心脏急速跳动的声音。这是玛丽娜横贯欧洲的作品《潜能》。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是著名的行为艺术家,被称为“行为艺术之母”。在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做出了令人难忘的和超验的行为艺术作品,打破了长期以来视觉艺术的边界。
1976年,她遇到了她的灵魂伴侣,也就是照片里的男人,与她同月同日生的行为艺术家乌雷。
命运的安排,让两位艺术家相遇并相爱。他们爱得轰轰烈烈,玛丽娜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期。她与乌雷一起,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浪漫至极,有的充满危险。
在作品《死亡的自我》中,他们嘴对嘴互相吸入对方呼出的空气,过程长达17分钟,直到吸足了彼此呼出的二氧化碳后,两人因缺氧双双倒地昏迷不醒。作品的背后探讨的是一段关系里,一个人“吸取”另一个人生命的毁灭性能力。
经过了“同生共死”的12年创作生涯,玛丽娜与乌雷的感情因为种种原因而走到了尽头。分手那天,他们选择了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告别。也就是经典之作——《恋人·徒步长城》。
1988年,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来到中国长城。阿布拉莫维奇从位于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出发,延长城自东往西行走;乌雷则从中国西部戈壁沙漠中的嘉峪关开始自西向东行走。两人各自行走了2500公里,3个月后,最终在位于山西省的二郎山会合,拥抱告别。一段炽热又无奈的恋情就此落下帷幕。
多年后,在她的另一场行为艺术上,她默默坐在桌前与陌生人对视,静坐了716个小时,期间有人对她大叫,有人在她面前脱衣。
玛丽娜巍然不动,没有一点反应,俨如一尊雕塑。直到乌雷毫无预兆地出现,在看到分隔多年的爱人时,她的泪水瞬间涌出眼眶,她颤抖地握住了乌雷伸出的手。在分手22年后,终于和解。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后来,在一次访谈中她透露出的与爱人乌雷分手的根本原因。为了成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她选择成为一名丁克,不想让孩子占据自己的时间。“一个艺术家不应该爱上另一个艺术家。”为此她成为了婚姻的绝缘体,艺术的忠实的情人。
何云昌 :为了艺术我取出了肋骨
相对于前面的几位,这一位为艺术献身的方式可以用“可怕”来形容。因为他玩起艺术来是名副其实地“玩命。”
移山,劈水,割肋骨。每次创作前他都要郑重地签下一份“生死状”,表示自己对所有可能的后果负责,包括死亡。每一次他的作品也都是惊世骇俗。
他的作品《一根肋骨》,是他花了3年时间找到一家私人医院做了一场“并无必要的”手术。他要求医生取出他的一根肋骨,之后将肋骨做成项链,挂在和他有亲密关系的女性的脖子上,再合影留念。
作品背后隐喻的是男女之间的关联性:上帝在亚当沉睡的时候取下了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假使夏娃不在身边亚当的胸口就会隐隐作痛。
在作品《一米民主》中,25人以不记名方式投票决定是否在何云昌身体上开1条长1米、深0.5cm-1cm的创口。最终以12票支持、10票反对、3票弃权,于是在何云昌身体上开一米创口,以达成”民主”的愿望。
有人说他是哗众取宠,但在行为艺术尚算“边缘”的国内艺术圈,他的创作历程已逾二十多年,成为了中国行为艺术的代表性人物。
谈起做行为艺术的初衷,他说这个世界的烂事太多了,他改变不了什么,那总要体现点什么吧,这应该就是活着的价值了。只做想做的事,绝不苟且。
膜拜完这些大神们,再回到996抵制事件的本身。“工作996,生病ICU”也是世界上的烂事一桩。我想这场探讨最终的指向是关于生活价值的发问。
公司是否可以以“奋斗成功论”的价值观来剥夺私人生活的空间?如何在这个看重利益最大化的社会里安身立命?是否有能硬气地选择“绝不苟且”的自由?这是每个现代人面临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