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艺话No.2 | 有怪兽!有怪兽!
古今中外,
艺话天下。
每周艺话,
你的艺术轻笔记。
达明安·赫斯特,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蒙娜丽莎的秘密,匿名艺术家
1.
啥?泡在富尔马林里的鲨鱼标本可以称为艺术?而且还可以卖出天价?是的,没错。今天我们要说的鲨鱼标本可不是普通的鲨鱼标本,而是英国国宝级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先生的一件艺术作品。自从现代主义艺术之父杜尚将一个从商店里买来的小便池放到博物馆贴上标签公开展览之后,生活中的物品和艺术品之间就不再有界限。只要一个艺术家认为:“恩,这件物品不错,我们可以把它变成艺术品,赋予它全新的意义。”那么,这件物品就可以被做成艺术品,不管它原本有多么不起眼或者有多破烂。回到主题,达明安·赫斯特曾经在封闭的玻璃容器里放进了一只巨大的虎鲨标本,周围填满了福尔马林溶液。他为这只标本取了一个深沉的名字——《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并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即,当我们观看鲨鱼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同情心很难被激发出来,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地认识这个生物的死亡,我们最多只是隔着玻璃唏嘘一声罢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只鲨鱼标本象征着他人的痛苦和我们的无动于衷,它触动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反思自己。因此,它不再是一件普通的物品,而是成为了一件艺术品。这就是当代艺术的一种手段。
2.
关于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的传说。画中的蒙娜丽莎不仅凭借其丰腴的美貌、出众的气质和神秘的微笑风靡全世界,而且她的身份始终是一个未解的谜。200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尔·科特(Pascal Cotte)宣称,他利用光反射技术,发现《蒙娜丽莎》画像下暗藏着四个图层。第一层是一幅对未知对象的肖像草稿,从轮廓可以看出,有较大的头、鼻、双手和较小的嘴唇。在第二层里,达·芬奇用一幅“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覆盖了最初的草稿。在第三层里,达·芬奇将其改为了丽莎·盖拉蒂妮肖像,科特认为,这才是蒙娜丽莎的原貌,这也就是他所认为的“画中画”。他称画中蒙娜丽莎的眼睛看向了一边,同样带有一丝神秘的微笑。第四层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蒙娜丽莎》。科特称,达·芬奇发明了一种掩盖技术,通过在头部及身体上巧妙地覆盖一层面纱,而遮盖住了之前的衣着和发饰,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画像。这就是蒙娜丽莎的秘密。如今,这个秘密已经通过《天才达芬奇》世界巡回大展公诸于世,人们得以更好地了解蒙娜丽莎的原貌。
3.
曾经,人们都渴望成名。每一位艺术家都憧憬着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能够被写入艺术史。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匿名似乎正在成为艺术圈的新潮流。今天,让我们来谈谈那些匿名的艺术家。班克斯,全球最具人气的涂鸦艺术家。关于他的身份,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这位匿名艺术家利用黑夜的掩盖出没在全球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把自己的作品留给世界。班克斯的涂鸦艺术作品风格酷炫,不仅反映现实生活,反思道德人性,也和反战等政治主题有关。游击队女孩,一群活跃在纽约艺术圈的匿名女性艺术家,她们以匿名的方式出现,头戴大猩猩头套,人们不知道她们的身份,只知道她们三十年来通过艺术创作活动来反抗艺术圈男女不平等的残酷现状。她们通过告示牌、海报、行为艺术等媒介和手段来提醒人们注意:现代艺术中只有5%的艺术家是女性,而艺术作品里的裸体却有85%是女性。她们唤起人们的反思:是否女性只有裸体才有资格被艺术关注,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天赋和才能是否遭到了社会和历史的埋没?像这样风靡全球的匿名艺术家还有很多,比如JR等人。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杰出的匿名艺术家还没出现,我们正在拭目以待看这场艺术圈的匿名潮流是否会席卷中国。